我的长辈有有一句话口头禅:你说个聊斋。
什么意思呢?“聊斋”都知道吧,以鬼故事出名,就是你说的话天荒夜谭,纯粹鬼扯。
但“聊斋”不仅仅是说鬼这么简单,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其中的《聊斋志异之王六郎》更是映射着真实的人类社会,有喜有悲有情有义,也有善良与邪恶。
作为戏剧导演和三拓旗剧团创建人的赵淼老师将这节故事精心改编,搬上了舞台,取名为《水生》。
水生
戏剧
剧情简介
据说在一条河里住着一个水鬼叫王六郎,为了能离开冰冷的河水去投胎转世,他每天想尽办法,为的就是能拉下一个活人溺水来做他的替身。但由于地处偏僻少有人经过,他始终等不到替他的活人。
有一天,六郎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渔翁,这一人一鬼以酒相会便成了忘年之交。不过,水鬼终归是要害人的,否则水下的恶魔便会折磨他。但是善良的老渔翁不断在规劝与阻挡六郎害人,一人一鬼厮打起来。
但是情义终究战胜了怨恨,一人一鬼停下手来把酒言欢一笑而泯。
水鬼六郎的大限时间越来越近了,他再不找到替身便会魂飞魄散。这一人一鬼又该如何面对呢?
水生
戏剧
关于水生
关于《水生》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概括:古傩面具/戏曲身段/深沉诗意/人鬼情。
傩,起源于中国远古狩猎时代的原始驱逐法术和巫术,根植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鬼崇拜的原始文化沃土。
它孕育于新石器时期,萌生于夏、商,形成于周而规范与“礼”。在经历了悠久岁月的文化积淀后,最终构成了包括多种宗教、多种艺术形式、民间文学及神话传说诸多因素的庞大文化丛系:多元、复合的文化空间形态。
傩,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扩展意识。他以人类本体精神和主观虚幻的超自然威力来抗衡农业自然灾害和人体生理灾难(如疾病、不孕等),追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天下太平的安宁与和谐社会。
水生
戏剧
媒体评论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专题评论《普罗旺斯大区报》LaProvence:
激烈又轻柔,刚硬又诗意。水的形状不断变换,格外的轻盈。他们带着薄纱的折扇和灵活的步伐为压抑的气氛带来了一丝舒缓与平和。
然而水鬼和一个渔翁产生了友情,故事发生了转折,他们一起欢笑,一同喝醉。这是一出象形拟声的面具戏。该剧的舞蹈、姿态和肢体都让我们沉浸在如梦似幻的中国文化里。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专题评论《马赛报》LaMarseillaise:
中国三拓旗剧团的年轻演员们用令人称赞的丰富的肢体语言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神秘中国故事,一出不容错过的精彩作品。
英国媒体《BBC》:
没有台词的形体剧结合了中国西南部民间传统剧种傩戏、皮影戏与西方肢体戏剧,形成全新的表演形式。
《中国文化报》:
该剧从音乐编排、舞蹈语汇到叙事方式,无一不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味道。
傩剧面具、绸扇、灯笼等中国元素的出现,并非意在哗众取宠,而是与故事内核紧密融合,恰如其分地凸显了戏剧的张力,巧妙地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表现出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戏剧语汇充满智慧的把控力。
就现场效果来看,没有对话和台词、看不到脸部表情的表演方式对演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6名演员表演老到、功力深厚,表演亦正亦谑、游刃有余,将一个“鬼亦有情”的《聊斋》故事和“轮回往生”的中国哲理表现得张弛有度,为观众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
《新华网》:
在《水生》简约古朴的舞台之上,演员们戴着古老的傩戏面具,摒弃一切花哨繁复的现代技巧,只伴随着铿锵的鼓点,且吟且舞,用一种粗犷、神秘、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将一个看似清冷实则充满情谊的故事娓娓道来。
导演刘淼说:年《水生》首演于法国阿维尼翁,五年来一直在不断调整中,特别是运用傩戏面具表演和中国戏曲身段融入其中。
当然,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属于当代的剧场作品,因为创作的缘起来自年的一条大学生溺水而亡的社会新闻,我们借此开始推测和揣摩并注入自己的观点,又借助古代神鬼故事《聊斋志异》为载体创作了这部形体剧。
看戏,是一个人和导演在思想上的对话,虽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明白了导演的天真和感性,不由得又重新认识一遍周围的人和事。
本期福利:8张《水生》8号的票,分享本篇《人鬼未了基情》至贵圈,附上有趣的评论,截图发回“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抽取。
演出团队:
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之王六郎》
策划:孟醒
编剧、导演:赵淼
演员:吴迪、史妍、张嘉文、杜帅强、于金龙
胡翰驰、袁梦婷
复排导演:史妍
舞美、面具设计:曹璐
灯光设计:苗春雨高捷
舞蹈设计:俞辰曦
民间舞:曹力尹
音响师:彭龙小桃三水
服装师:王笑笑
剧团监制:赵洋
行政:董亦乐
统筹:孔令鹏史挺
海报设计:朱莉
演出时间:
10.7号—10.8号
每晚19:30
演出地点:
四川歌舞大剧院
票价:
80////
/
媒体合作:光束戏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