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聊斋志异中的狐女总是让人忍不住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7/8/23

温馨提示:这是尝试推的长篇书评第一篇,纯文字,字数超过4千,如果不能坚持,可放弃。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狐女基本上披着一层邪恶的外衣。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的狐女与传统形象不同,比如用智慧挽救爱人的辛十一娘,天真率性大胆追求爱情的婴宁等等。这次偷人君就想来分析一下《聊斋》里面狐女的形象,以婴宁为例(最近很多电视台播出的《青丘狐传说》中的主人公就是婴宁)。

开始分析婴宁的形象之前,先做一个铺垫:

1.传统上狐狸精是怎样的形象

狐,《说文解字?犬部》段注记载:“妖兽也,鬼所乘之。”意思就是狐是一种为鬼所驱使的妖兽。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妖狐,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能幻化成年轻美丽女子,能摄取财物、预卜人之祸福,更能魅惑异性。因而民间将性感迷人的女性称为狐狸精,古代称之为“狐媚子”。

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狐狸精的记载。如《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篇,在这个故事里,狐狸是一种负面的形象,并且表现出了狐狸精故事的核心内涵:变成年轻美丽女子引诱并加害青年男子。另外,晋代干宝撰写的《搜神记》中也讲述了狐狸精魅人的故事,如《张茂先》、《吴兴老狸》、《阿紫》等。狐狸精因其本身既有灵性又有可恨的一面,成为一个流传广远的经典意象,且大多是负面形象。

然而蒲松龄一反传统的写法,在他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多正面的狐女形象。那在《聊斋志异》里的狐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下面进入正题。

2.《聊斋志异》中的狐女是怎样的形象

与同时期其他志怪之书相比,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说鬼亦要有伦次,说鬼亦要得性情”(鲁迅语),其中狐女的形象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如《狐谐》言“博兴万福于济南娶狐女,而女雅善诙谐,倾倒一座,后忽别去,悉如常人。”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俨然是一个平易如寻常女子的形象,而非阴险狠毒的狐魅。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刻画的狐女,同样具有让人不可抗拒的美貌和风情万种的姿态,如“言词轻倩”的恒娘,“长而慧,貌韶秀”的青梅,“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的娇娜,“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的婴宁等等,然而这些狐女并不以迷惑男性、害人性命为目的,相较于以往小说中的狐狸精而言,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多了一些人性和善良,少了一些阴险和虚情假意。婴宁是其中的代表。

3.婴宁是怎样的形象

天真灿漫的婴宁是蒲松龄理想中的人物,又是当时生活的反映,“于理想主义之中,却带有几分写实的性质。”(鲁迅语)动作和语言是体现一个人形象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所以下面打算从不同时期婴宁的动作和语言两个方面去分析。

3.1动作

“笑”是婴宁标志性的动作,也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

3.1.1嫁入王家之前

与王子服初次见面,婴宁笑他“灼灼似贼!”;再次相见,婴宁“自西向东,手持杏花一枝,俯首自簪。见生含笑,撚花而入”;等到母亲唤婴宁与王子服相见时,“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口笑,不能止”;饭后闲聊间,婴宁“又笑,不能仰视”,“见生来,狂笑欲堕”。每次婴宁的出场都伴随着不明缘由的笑声,天真甚至有些幼稚,实则是率真性格的体现。面对王子服的告白,婴宁以憨来面对,更是令王子服哭笑不得,直恨其痴。

从头到尾,好像都是王子服对婴宁的痴迷和主动,实际上婴宁一开始便对王子服动了心,才会有“遗花而去”的动作。她看似傻气幼稚的行为其实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就是要使王子服清清楚楚地表达心意。婴宁正巧遗花地上,正巧被吴生说中生世和住址,又正巧让王子服找到自己的住所等等。乍看这些似乎都是巧合,实则却是婴宁有意安排,为的是令王子服睹物思人,主动来接近她。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社会女性的固有婚姻观。爱情对于大门不出、久居深闺的女子而言无非就是一种等待,不论等来的是否是自己心仪的对象,都将会成为她们即将面临的一种宿命。而婴宁的爱情看似是由男方主动,实则是她对爱情大胆出击的结果,而且用的是巧妙的方法,最终她收获了梦寐以求的爱情。

3.1.2嫁入王家之后

婴宁在嫁入王子服家之后,同样展现出了她率性和聪慧的一面。

逢人便笑

王母请婴宁出来与众人相见,婴宁“始极力忍笑,面壁移时,方出”,“一展拜,遽入,放声大笑”,惹得“满室妇女,为之璨然”。哪怕是在婚礼的时候婴宁也是“笑极不能俯仰”。笑是婴宁的招牌,她逢人便笑,向世人展现着她的美丽和可爱。封建社会对女性有着严格的礼节要求,女性要矜持,笑也会受到很多限制,但是婴宁却不顾世俗目光笑得灿烂可爱,无论何地,只要有她的笑声,大家都会心情舒畅。每次王母遇到烦恼或者恼怒的事情,婴宁一出现,便可以巧妙地用她的笑声来驱散母亲的恼怒。婴宁让人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她的笑声。

由笑到不笑

婴宁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买种砌藩没有停歇。爱花的人心灵一定是美好的,婴宁正是如此。恰好王子服家有一架靠近邻家的木香,婴宁“每攀登其上,摘供簪玩”。这一次婴宁的调皮和天真给王家带来了麻烦。

她幻化成树,使心生邪念的邻人之子“抱木行淫而死”。好在邑令了解实情,王家才没有被降罪。面对王母的呵斥,婴宁“矢不复笑;人故逗之,亦终不笑”,以致“竟日未尝有戚容”。读至此处,不免心生怜悯之情。昔日那么爱笑的婴宁脸上却没有了笑容,她不是因为自己被责怪,而是为自己的任性给夫君和家人带来麻烦而自责。一个狐女,却有着强烈的对家人的爱护之心,婴宁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爱。

由不笑到哭

由憨憨的嗤笑到“矢不复笑”,再到后来“对生涕零”,婴宁的内心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面对着朝夕相伴的爱人,婴宁坦诚了自己的狐女身世,并且倾述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请求王子服将父母的尸首合葬一处。面对“媪榇”,婴宁“抚哭哀痛”。再回看前文,在离开家走到山坳的时候,婴宁忍不住“回顾”母亲;在众人怜悯她没有家的时候,婴宁“亦绝无悲哀,孜孜憨笑而已”。其实并非她不想念母亲和家,而是她忍住了思念和悲伤,希望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欢笑,其拳拳真心,令人动容。

3.2语言

3.21婚前

初次谋面,面对王子服灼灼的目光,婴宁非但没有半点的责备之意,反而笑着说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实际上是心动的表现。等到了家里,母亲有意联姻,再次面对王子服目光的注视时,婴宁大笑问婢女“视碧桃开未?”转移话题,实际上是在等王子服更清楚地表露心意。

接下来便是两人的问答,王子服拿出昔日的那朵花,婴宁问“枯已!何留之?”“存之为何?”。王子服表露睹物思人的心思,婴宁却说“此大细事。待郎行时,当折一巨梱送之。”痴痴的形象跃然纸上。婴宁假装不懂王子服的爱情表白,实际上引着他将喜爱之情表达得更加热烈和赤诚。当王子服袒露自己的爱是“夜共枕席”的夫妻之爱时,婴宁却将此话直接告诉了母亲,“大哥欲与我同睡”,惹得王子服急忙用其他话来掩盖。婴宁丝毫没有顾忌到这些话的敏感与羞涩,却反问“何讳之?”天真率性的形象让人觉得可爱。

3.22婚后

后来婴宁向王子服袒露心扉和哭诉。“今察姑及郎,皆过爱,无异心,直言或无妨。”正是家人的朝夕相伴让婴宁放下了戒心坦陈自己的狐女身世。“老母岑寂山阿,无人怜而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繁费,使泉下人消此怨恫,何如?”婴宁深切地恳求夫君为母亲解决身后之事,而当母亲在梦中来向王子服表示感谢时,婴宁特地嘱咐母亲不要惊吓到他。这样的真情,这样的用心,都来自一个狐女的身上,着实令人感动。

下面对婴宁的形象做个小小总结:

4.婴宁形象总结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至于每卷之末,常缀小文”,而他在《婴宁》篇的结尾所缀小文,更是点睛之笔:“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何尝憨耶!”

一个“憨”字,将婴宁的形象形容得恰到好处:对王子服动心在先,王子服深情告白之时却装作痴痴不懂,大胆勇敢而又巧妙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毫无顾忌的逢人便笑,看似幼稚而无心肝,实则是天真率性;对邻人之子的恶作剧,婴宁用自己的聪明慧黠维护了夫君的尊严,遭受委屈毫无怨言;而至念及孤老终生的母亲,婴宁痛哭不止。在“憨”的行为中有“慧”的影子,情真意善,机智聪灵,我根本没办法将这样一个善良的狐女形象与中国古代其他文学作品中狐狸精的不良品性联系在一起。

婴宁只是《聊斋》众多善良有人性的狐女之一。

5.《聊斋志异》狐女形象总结

除了天真率性、大胆追求爱情的婴宁,书中还有挑战封建礼教,颠覆“女子无才便是德”传统观念的娇娜,殚精竭虑、用智慧挽救爱人的辛十一娘等众多狐女。细数可知,书中共有短篇小说篇,其中描写狐女的有八十多篇。这些狐女多具有美德与智慧,与狐狸精常常代表的邪恶、没有人性的贬义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同一意象在不同时期的形象差异,实际上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反映。从父系社会秩序的建立、儒家理学的制约,再到封建社会晚期人性与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变化决定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狐狸精形象的变化。《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也体现出蒲松龄对天性自然的歌颂。

结语

婴宁、娇娜、辛十四娘等这些天真、善良而聪慧的狐女都是《聊斋志异》里让读者记忆深刻的经典形象。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光芒,那就是人性的光芒。她们聪明机智、勇敢善良,她们的美丽不仅仅在与外表的惊艳,更在于她们内心的聪慧与真性情。

不知各位是否坚持到了这里。这篇文章在写作时参考了以下作者的文章,在此一并谢过:

马瑞芳《谈狐说鬼第一书》、高建国《文学上的狐狸精形象研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张兵,聂付生《中国小说史略疏识》、胡适《胡适文集二?胡适文存》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







































中科医院专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