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听了“知无知”谌老师的通识讲座《如何阅读一本书》,其中的读书观念和方法让我觉得很受益,非常想推荐给大家,同时也借此谈谈我对读书的一点认识。
读吃力的书
本书认为读报纸(现在是朋友圈)不能算做读书,因为我们获取的只是信息,这些信息并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最多可供茶余饭后的谈资,写这些信息的人跟自己一个水平,甚至往往还更低,读一条跟读一百条没啥区别,你的思考能力没有成长。用我爸的话说,下棋绝不跟臭棋篓子下,跟高手下棋才能长进。上技校的时候,有一次,我拿了一本我爸的《德国哲学史》在看,同学问:“你看得懂吗?”我回答:“我就喜欢看我看不懂的。”后来,我班同学就经常会借我这本书,说:“让我借你那本书扎一下势。”这成了我们班的一个笑话。这笑话并没有刺伤我,当然更没有让我放弃这个可笑的习惯,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我觉得他和我,两个人都很可爱。我一直都喜欢那些稍感吃力的书,以便时刻都知道自己的无知,涌出一种恶补的情节。看不懂的,我就找来相关的书,参考着看,我的鼻子会像猎犬一样嗅出相关的文章、讲座,甚至只言片语,它们像水泡一样从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冒出来,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这就是我发现的我不懂的、想要求索的东西。正如作者所说,读书不能追求娱乐和轻松。我觉得这种不娱乐不轻松的阅读,更让人有成就感,读完之后,脱胎换骨,觉得自己长大了一截子。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难道不能称其为成长的快乐吗?
什么不算读书?
至于以娱乐为目标的读书,那和看碟、看电影、K歌、玩球是一回事,是娱乐项目,而不是阅读,当然你想读什么爱读什么就读什么,不在本书讨论范畴。问题在于,我们是以娱乐为生活方式,还是以读书为生活方式。另外,为应对各种考试、评职称所读的东西,不能算作读书,亦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谌老师针对流行的朋友圈阅读发表了看法。许多人声称:我怎么不阅读,我天天都在看朋友圈的文章啊,阅读量也是相当可观。但朋友圈提供给你的文章不是一个系统的观念,而是零碎的,前后矛盾的。它今天给你喝心灵鸡汤,让你放下,保持平常心,明天又激进地告诉你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后天又告诉你做人要深谙厚黑学……我们等于天天摇着脑袋看大家吵架,在这些蜻蜓点水、断章取义、前矛后盾的观点海洋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呢?如果信他们,将天天被改造,无所适从,如果不信只是随便看看,那不就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吗?
读书不能固化偏见
本书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不要只去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2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