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303秀才驱怪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19/2/17
禀读者

《聊斋》是一部世界级经典奇书,成书以来三百年间,倾倒过无数读书人。其故事多超逸怪谲而又潜扬妙理,故而几近家喻户晓。

于受万是《聊斋》的忠实读者,其一生艺术境界的形成,颇受其影响。情动于衷,早有以绘画再创作之心,终于在逾六旬之后,以创作最旺盛的心力,完成了这部《聊斋全图》。

《聊斋全图》依照康生版本篇目和顺序,以传统国画形式,创造性的打造了《聊斋》式的浪漫绘图风格,以崭新的面目公诸于画坛,该全图总计篇,每篇1幅至3幅,共图。白话缩文,为郭能勇撰写。文言缩文为于受万自己撰写。《聊斋全图》自年始画,六年完成。每幅22×32公分。白话缩文版图书,分为上下两册,取名《新绘图聊斋志异》,已于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一经出版,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中国艺术研究院陈醉、刘龙庭等专家称“这套全图的创作在艺术史上意义重大”,“属于一个空前的杰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一说:“蒲松龄是讲故事的高手,于先生是画故事的高手”。

于受万修业于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酷爱读书,能诗能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其艺术创作,立足于中国画,涉猎插图、连环画、雕塑设计等多项门类,属于文化创意型艺术家。其中国画,诗书画印诸项文人画修养兼备,其写意人物画意境深邃,笔墨精良;其工笔画,一反传统工笔画刻板和程式化弊端,创造了泼墨大气、色彩斑斓而又精雕细微的写意性工笔画。国内著名美术理论家,刘龙庭、王志纯、贾德江等共赞之“具有艺术史的价值。”

于受万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陈少梅艺术研究会终身顾问;淄博市美协顾问。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秀才驱怪驱怪手无如意钩急中蒙被妖怪逃

白话缩文:

长山县的徐远公是明末秀才。明朝灭亡后,他弃儒访道,学习驱怪法术,有了些名气。

一天,某县大富翁派仆人接去徐公。徐公问主人何事,主人吞吞吐吐,也不说有什么事,只是一味地劝酒。天黑了,主人引徐公进了花园,花园里有些阴森森的。他们来到一座蛛网密布的亭阁中,掌灯再饮。饮罢,主人借故离去。仆人安排徐公住下后,也慌慌张张地走了。

徐公正纳闷,忽听阁板上响起由远而近的脚步声。徐公毛发倒竖,急忙拿被子盖上头。屋门豁然打开,徐公偷偷掀开被角,只见一个兽头人身的怪物,浑身长满马鬃一样的黑毛,一嘴尖牙白森森的,两眼似灯笼一样发光。它舔光盘中的剩菜,又来嗅徐公的被子。徐公猛然起身用被子蒙住怪物的头,使劲按住大喊起来。怪物大惊,挣脱后逃窜了。徐公也披衣逃出,见园门已锁,便从矮墙上爬出,外面正是主人的马厩。

天亮后,主人在马厩找到徐公。徐公怒气冲冲地说:『我本不熟悉驱怪之法,你也不说一句实话;我口袋里有支如意钩,又不给我送来,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呀!』主人谢罪说:『本来想告诉你实情,又怕你为难。也不知你袋里有如意钩,请先生恕罪。』徐公闷闷不乐地回了家。

花园里的怪物从此绝迹。主人每次在园中设宴,都要对客人说:『我忘不了徐先生的功劳啊!』

文言缩文:

长山徐远公,明亡后,弃儒访道。稍稍学得驱鬼之术,远近多耳其名。某县一富翁,致诚相邀。至则设宴款待,礼遇甚恭。至暮,又邀饮园中。园颇佳胜,而竹树蒙翳,景物阴森。至一阁,雕绘剥落,蛛网错缀。酒数巡,主人托故竟去。仆人持烛,引宿左傍一室,置烛案上,返身亦去。徐疑或有人携被来伴,久之,人声杳然,乃自起扃户就寝。皎月侵床,秋虫啾唧。心中怛然,不成梦寐。顷之,闻脚步声甚厉,俄近寝门。

徐骇,毛发猬竖,急引被覆首,而门已豁然顿开。徐展被角微伺之,见一物,兽首人身,长毛遍体。牙粲群峰,目炯双灯。趋近榻,嗅徐被。徐急中生智,骤起,翻被蒙怪头,按之狂喊。怪出不意,惊窜而去。徐亦惧甚,披衣急遁,则园门外锁,不可得出。跃逾短垣,则为主人马厩。见厩人,即就乞宿。

既旦,主人觅徐,得之厩中。徐怒曰:“我不惯作驱怪术,君邀我,又秘不一言;我囊中蓄有如意钩,又不送达寝所,是欲死我也!”主人谢曰:“拟即相告,虑君难之。亦不知囊有藏钩,幸宥十死!”徐怏怏辞归。自是怪绝。后,主人宴集园中,笑向客曰:“我不忘徐生功也。”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龙取水惊见龙尾搅江水俄顷雨落渠道平

白话缩文:

民间传说,龙取江河里的水而成雨,这是个让人半信半疑的说法。

徐东痴南游时船泊江边,忽然看见一条苍龙从云彩里垂下来,用尾巴搅动江水,立刻波浪涌起,随着龙身往上升腾。远远望去,水光一闪一闪的,比三匹白练还要宽。过了一会儿,龙尾收回去,江水随即平息下来。刹那间,大雨倾盆而下,沟满壕平。

文言缩文:

俗传,龙取江河之水为雨,此乃疑似之说耳。徐东痴南游,泊舟江岸,见一苍龙自云中垂下。以尾搅江水,波浪涌起,随龙身而上。遥望水光闪闪,阔于三匹练。移时,龙尾收去,水亦顿息。俄而,大雨倾注,渠道皆平。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小猎犬小犬奔跃似蚂蚱搜杀虮虱宿砚匣

白话缩文:

山西省卫中堂做秀才时,在寺院里读书。寺院的臭虫、蚊子和跳蚤很多,害得他整夜睡不好觉。

一天,他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看到一个身高二寸、头戴雉翎的小武士,骑一匹蚂蚱大的小马,胳膊上架一只苍蝇大的鹰来到屋里。一会儿,又看到一个同样穿戴的小人,牵一只蚂蚁大的猎犬进来。随后,又有步行或骑马者数百人,架数百只鹰、牵几百只犬进来。他们放鹰扑击蚊蝇,放犬搜吃跳蚤和臭虫。一个身着黄衣的大王登上另一张床,把马拴在席子上。小武士们纷纷献上捕获的猎物。过了不长时间,大王上了一辆小车,卫士们匆忙上马跟随,随即烟飞雾腾,很快就不见了。

卫中堂又惊骇又诧异,不知它们从何处来。他四处观察,见墙砖上遗留下一只小猎犬,便把它放在砚台匣子中,反复赏玩,见犬毛极细而且柔软,脖子上还有个小环。喂它饭粒,它一嗅便走开了,然后跳到床上寻找衣缝里的虮子和虱子,吃饱后再蜷曲着趴到匣子里。卫中堂躺下时,它就跳到床上,遇到臭虫就咬死,蚊蝇也不敢落下来。卫中堂拿它比宝贝还珍贵。

白天,卫中堂躺下休息,小猎犬悄悄趴在他的身边。卫中堂翻了个身,觉得压到了什么东西,急忙起身一看,小猎犬已被压死了。从此,墙壁上再也没有了活着的蚊虫。

文言缩文:

明朝宰相卫周祚,为诸生时,厌冗扰,斋居僧院。苦于室中臭虫蚊蚤甚多,竟夜不成寐。食后,偃憩在床。忽见一小武士,首插雉尾,身高二寸,骑马大于蚂蚱,臂上擎鹰如蝇;自外而入,盘旋室中。公方凝注,忽又一小人入,腰束小弓矢,牵猎犬如巨蚁。又俄倾,步者、骑者,纷纷来以数百,鹰犬亦数百。有蚊蝇飞起,纵鹰腾击,尽捕杀之。猎犬登床缘壁,搜噬虱蚤,凡缝隙所伏藏,嗅之无不出者。顷刻之间,决杀殆尽。公伪睡睨之,见一黄衣如王者,着平天冠,登别榻,系马苇席间。众骑皆下,奉献所获猎物,纷集盈侧,咋咋不知作何语。无何,王者登小辇,卫士簇拥,万蹄攒奔,纷如撒菽,烟飞雾腾,即刻散尽。

公历历在目,骇诧不知所由。起身周视,都无所见;惟壁砖上遗一小犬。公急捉之,且驯。置砚匣中,反复瞻玩。饲以饭粒,一嗅则去。跃登床榻,寻衣缝,啮杀虮虱。逾宿,公疑其已去。视之,则盘伏如故。公爱之,甚于拱璧。一日,昼卧,小犬潜伏身畔。公醒转侧,压于腰底,急起视之,已扁而死,如纸剪成者。然自此壁虫绝矣。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棋鬼玩物竟丧书生志二进地狱出无期

白话缩文:

扬州的督统将军梁公辞官回乡后,每日携棋、酒游玩于山林间。九月九日,梁公登高,与客人对弈,见一人在棋局旁徘徊。那人虽衣衫破旧,却仪态文雅像个书生。梁公让他下棋,他推辞了一会儿,便与梁公的客人对局。第一局输了,他神情有些懊恼。又下又输,他更加恼火。从早晨一直下到太阳偏西,那书生忽然向梁公哀求道:『求你嘱咐养马人,不要捆绑我的脖颈。』梁公十分奇怪,问养马人是谁,书生回答是马成。

原来,梁公的养马仆役马成充当阴间鬼吏,隔上十几天就去地府作一次勾魂捕役。梁公派人去找马成,发现他已僵死在床上两天了。梁公呵斥马成不得对书生无礼。眨眼间,书生便倒地不见了。梁公方知书生是鬼。

一天后马成醒来,梁公询问此事,马成说:『那书生是湖襄人,因爱棋成癖输光了家产。父亲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就跳墙出去找人下。父亲被他活活气死了。阎王因其无德,罚入饿鬼狱,至今已七年。后来东岳凤楼落成,通知各地府征召文人撰写碑记。阎王把书生放出牢狱,让他前往应召以赎罪,不料他又延误了期限。东岳大帝问罪于阎王,阎王便派我们搜捕他。前天接受你的吩咐,没敢用绳子捆他。』梁公问书生情况,马成说他已永无生还期限。梁公叹息道:『癖好误人,竟到了如此地步!』

文言缩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辞官乡居,日携棋酒,游丘林间。会重阳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观棋不去。视之,面目寒俭,衣衫褴褛,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请其与客对垒,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又弈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不饮,惟拽客再弈。自晨至午,不遑溲溺。方以一子争路,两相喋聒。

少间,书生忽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向公叩头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如此?”书生曰:“乞嘱公家马夫,勿缚小生颈。”公以所言怪异,遂使人往视马夫马成,则马成僵卧已三日矣。即叱马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诧良久,乃悟其鬼。马成者,素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作鬼役。

越日,马成醒,公诘之。曰:“书生生前嗜棋成癖,家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则逾垣出,又与弈者狎赌。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忧恨而死。阎王以书生不德,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近日,阎王放其出狱,使为东岳凤楼作碑记。不意途中又弈,殆误限期。阎王怒,使小人罗执之。前承主人命,故未严系之。”公问:“今日作何处置?”马成曰:“仍付地狱,永无投生之期矣。”公叹曰:“玩物丧志。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二商一母所生性情异兄嫂无情得报应

白话缩文:

莒县有商氏二兄弟,大商富,二商穷,两家毗邻只隔一堵墙。遇到灾荒年,二商穷得揭不开锅,让儿子去求大伯,却空手而归。儿子说:『大伯犹豫地看伯母,伯母说:「兄弟已分家,各家吃各家饭,谁也顾不得谁了。」』

半夜,盗贼翻墙进了大商家。邻居听到呼救声,都不肯援救。嫂子向二商求救,二商妻阻止了丈夫,朝嫂子那边说:『兄弟已分家,谁有祸谁受,谁也顾不了谁呀!』大商夫妇被强盗拿烙铁烙得惨叫。二商遂带着儿子越墙救援,使大商保全了家财。大商要分给二弟一点,妻子不允许。二商把房产卖给了哥哥,带着全家搬到了外村住。

强盗听说二商搬走了,又抓住大商用毒刑。大商只好把所有家财拿出赎命,强盗临走还打开大商的谷仓,招呼村人全抢光了。大商伤重而死,二商愤怒地去告状。但强盗头子跑了,抢粮的都是穷人,官府也无可奈何。二商念及手足情,暗中接济嫂子和侄儿。十年后,哥哥给二商托梦说:『弟弟不计前嫌,让我羞愧难言。你原来的房产如今空着,你去租下来居住,屋后乱草下的地窖里藏着些钱。』二商租回老房子,随即从屋后挖出五百两银子。他让儿子和侄儿开起了店铺。还说服妻子,按月给嫂子送粮。

几年后,大商的妻子死了。二商年纪也大了,就和侄儿分了家,把一半家产给了他。

文言缩文:

莒县有商姓二兄弟,兄富而弟贫,比邻而居。康熙间,值荒年,弟朝夕不能自给。妻令往告兄,二商使其子往。少顷,子空手返,曰:“伯踌躇,目视伯母,伯母曰:‘兄弟分家,有饭各食,谁复能相顾也。’”夫妻无言。

里中有三四恶少,窥大商饶足,夜逾垣入。夫妻惊醒,呼救。邻人共嫉之,无有援者。不得已,疾呼二商。二商欲趋救,妻止之,大声隔墙曰:“兄弟分居,有祸各受,谁复能相顾也!”俄,盗破扉,执大商及妇,炮烙之,呼声极惨。二商不忍坐视,率子越垣,大声疾呼。二商父子故武勇,人所畏惧,盗恐惊致他援,乃遁去。大商虽被创,而金帛无所亡失,谓妻曰:“今所保全者,犹如弟赐,宜分给之。”妻不听。此时,二商家已绝粮,以为兄必有一报;久之,寂不闻。妇不能待,使子往借,得瓢粟而返。妇怒其少,欲返之,二商止之。逾两月,二商贫馁愈不可支。无奈,卖房屋于大商,徙居邻村。

乡中不逞之徒,闻二商迁去,又攻之。复执大商,搒楚并施,梏毒惨至,所有金资,抢掠一空。盗临去,开其仓,呼村中贫者,恣意取之,顷刻都尽。次日,二商闻之,急奔视,则兄已昏愦不能语,少顷遂死。二商告官,盗首逃窜,莫可缉获;盗粟者皆里中贫民,亦莫可如何。二商时避妻子,负斗米于嫂,使养五岁幼子。又数年,大商妇卖其田宅,得钱足以自给,二商乃不复资助。

后岁,又值大饥,饿死者众。二商自顾不暇。一夜,忽梦兄至,颜色惨戚曰:“余惑于妇言,遂失手足之义。弟不念前嫌,增我汗羞。故宅虽卖他人,今尚空闲,可租居之。屋后蓬棵下,藏有窖金,发之,可以小富。使吾儿相从,长舌妇,余甚恨之,勿顾也。”既醒,按兄所言,租其故宅。掘地,果得银五百两。叔侄开一店铺,侄慧叔诚,从此殷富。并按月廪给其嫂。嫂卒,乃将家资割半与侄。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梅女恶吏致妻沦鬼娼怨妇还魂嫁书生

白话缩文:

太行人封云亭丧妻后到府城散心,见一个倩影从旅店墙上飘下,化作年轻女子。她拜托封生去求主人砍断屋梁烧掉,封生应允。原来,此处十六年前是梅家住宅,女儿因受典史诬陷悬梁自尽,梅氏夫妇也相继去世,后来辗转成了旅店。

封生解囊帮店主换了屋梁。入夜,梅女来表谢意,封生向她吐露爱慕之情,梅女却说『不到时候』。她约来浙江名妓爱卿,一起和封生下『打马棋』。自此,二女成为旅店常客,说笑声通宵达旦,城里人都知道封生有两个鬼友。

当年逼死梅女的典史休妻后又娶顾氏,不料顾氏很快就死了。典史请封生帮助打探阴间情况。天黑后,封生招来爱卿,典史发现她正是死去的顾氏,便抓碗砸了过去。爱卿立刻消失了,一个老太婆跳了出来,抡起拐杖就打典史;随后梅女也现了身,摘下银簪朝典史便刺。典史抱头鼠窜,半夜就死了。梅女告诉封生,她死后即转生于延安展孝廉家。她让封生把自己的魂装进小口袋,到成婚时挂在新娘头上,呼唤『莫忘莫忘』,即可大功告成。

展家十六岁的女儿相貌俊美,但患痴呆症,舌头常伸在唇外。封生托媒人去说,展家大喜,立即招赘。洞房花烛夜,封生按梅女所嘱唤醒了新娘。翌日,封生与新娘拜见岳父母。展孝廉见女儿变得大方知礼,甚为惊异。封生细说了缘由,孝廉愈发疼爱女儿。

文言缩文:

封云亭,太行人。偶至郡,昼卧寓中。时年少丧偶,孤寂之下,颇有所思。忽见墙上有女子影,依稀如画。起视之,则俨然少女,容蹙舌伸,绳绕秀颈。惊顾未已,冉冉而下。知为缢鬼,然以白昼胆壮,不大畏怯。

问曰:“娘子如有奇冤,小生可以极力。”曰:“萍水之人,何敢以重务劳君子?但泉下槁骸,舌不得缩,绳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封生诺之,女遂灭。问之房主,曰:“此十年前梅氏故宅,夜有贼入其室,为梅捉之送邑,交典史。典史受盗钱五百,诬女与盗私通,典史将拘女审验之,女闻而自缢。

封生闻之,出资,助房主易屋梁,焚之。既就,梅女夜至,喜气充盈,姿态嫣然。封深爱之,欲与为欢。女婉拒曰:“会合有期,今日尚未。长夜难遣,聊与君作交线之戏。”于是,二人促膝戟指作戏。为解封生寂寞,次夕,梅女携来鬼娼爱卿。爱卿眉目流转,隐含荡意。待梅女去,二人登榻,于飞甚乐。自此,二女频来,笑声彻夜。

原来,爱卿乃典史已故之妻。典史闻封生室有鬼妓,心动,跨马造访。封生招爱卿至。典史见之,大怒,投以巨碗,爱卿溘然而灭。旋见鬼老鸨自暗中出,持杖击典史,骂曰:“汝本贪鄙贼,居官有何皂白?神怒人怨,死期已迫,汝泉下父母哀冥司,准以汝妻为鬼娼,代汝偿孽债。汝今坏我钱树子,可不打杀也!”梅女亦出,张目吐舌,颜色变异,以长簪刺之。封生以身障之,女愤不已。封劝曰:“其虽有罪,倘死于此,则咎在小生。请少存投鼠之忌。”女乃释之。典史鼠窜而去,至署,脑痛不止,中夜遂毙。

梅女殁时,已投生延安展孝廉家。女对封曰:“妾早已托生为延安展孝廉之女,因大仇未报,魂魄淹留阴司,今既惩仇主,夙债已偿。请附君肩囊中,同往展家求婚,事可谐。妾当以身报大德矣。”封从女言,至延安展孝廉家求婚。孝廉果有一女,貌极端好,但病痴,常以舌出唇外,类犬喘日,年十六岁,无问名者。父母忧之。封至求亲。展喜,遂招赘为婿。女痴绝,不知为礼。解衿露乳,对封憨笑。封覆肩囊,近呼:“梅女,梅女!”女乃悟,急掩衿,喜共燕笑。自此举止端淑,无异常人。封生向岳翁细述前因,翁使子与封同学,供给丰备,后举孝廉。

于受万画《聊斋全图》·郭秀才撮口能效众鸟鸣山鬼指路叠罗汉

白话缩文:

广东的郭秀才在山里迷了路。一更时分,听到有人说话,他急忙奔了过去,见十几人围坐在地上喝酒。郭秀才上前问路,一人笑道:『你这人真酸气,舍弃明月不赏,怎么光想着回家呢?』立即递过酒来。郭秀才量大,一连喝了十杯,大家都夸他豪爽。

郭秀才为人放达,善仿鸟叫。他离座去小解,学燕子叫,又学杜鹃啼。返回坐处,又转脸学鹦鹉说话:『郭秀才醉了,送他回去吧!』大家发现是秀才学的,也撮起嘴跟他学,却无一人学得像。一人说:『可惜青娘子今晚没来。』另一人说:『中秋节时,还是在这里聚会,郭先生不能不来。』郭秀才答应了。

这时,一人建议说:『郭先生有学鸟叫的绝技,我们表演叠罗汉,怎么样?』于是,一人挺身站立,第二人站到他肩上,后面的再往上站,一会儿十几人都爬上去了,看上去高入云霄。郭秀才正在惊愕,忽见那人梯像一根直立的木桩,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变成了一条细长的小路。郭秀才惊奇地站了许久,顺着小路回了家。

第二天,郭秀才腹部疼痛,撒的尿是绿色的,也没有尿味,一连尿了三天才好。他去查看昨晚聚会处,只见地上杯盘狼藉,周围一片荆棘,并没有道路。到了中秋节,郭秀才想去赴约,被朋友劝住了。假如他去见一下青娘子,必定会有奇异的故事,可惜他动摇了。

文言缩文:

广东士人郭某,暮归。入山迷路,窜榛莽中。约一更许,闻山头笑语,急趋之,有十余人坐地饮。见郭,哄然曰:“坐中正缺一客,大佳,大佳!”郭请指示迷途。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即飞一觥来。郭闻之,芳香射鼻,一饮遂尽。又一人持壶倾注。郭本善饮,一举十觞。众人大赞曰:“豪哉!真吾友也!”郭放达喜谑,能学鸟语,无不酷肖。离坐起溲,窃作燕子鸣。众疑曰:“半夜何得此也?”又效杜鹃,众益疑。郭坐,但笑不言。方纷纭间,郭回首更为鹦鹉鸣曰:“郭秀才醉矣,送他归也!”众惊听,寂不复闻。少顷,又作之。

众人悟其为郭所为,大笑。一人起曰:“客有绝技,我等亦献叠肩之戏,若何?”于是哗然并起。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飞登肩上,亦矗立;继者,攀肩踏背,如缘梯状。十余人,顷刻尽登,望之可接霄汉。方惊顾间,挺然倒地,化为道路一线。郭骇立良久,循路而回,竟至家门。次日,腹大痛;尿绿色,似铜青,触物能染,亦无尿臊,三日乃已。往验故处,则肴骨狼藉,四围丛莽,并无道路。

联系受万:

长按下方







































白癜风诊疗康复
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