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起《聊斋》《唐诗三百首》,
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们是国学瑰宝。
但你可知道吗,这些国学瑰宝
跟建德可有着极深的渊源呢~
严州素有刻书传统,最早可上溯到唐代。编印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御览》和《太平寰宇记》等书中,已有唐代睦州编印图经的记载。
到了宋代,严州是南宋时期善本书的重要产地之一。其刻本世称“严州本”,为宋刻本中的上品,存世的宋版严州本,多藏于国家图书馆。至清乾隆年间,又有青本《聊斋》问世。
那么,严州刻本现存的著名版本有哪些你知道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涨涨知识!
青柯亭本《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文章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被人喜爱。他也曾想刻印,无奈一生境况囧迫,无力实现。乾隆三十年,赵起杲任严州知府,他平生喜读《聊斋》,四处搜索各种抄本,互相校勘,最终印刻了《聊斋志异》,并以府衙中的的青柯亭来命名。
《聊斋志异》版本极多,但以“青本”为最早的版本,也是最接近原著的版本。
《唐诗三百首注疏》
此书由清代章燮注并刻,它是第一部为《唐诗三百首》作注解的书,极大方便了读者,尤其是初学者。《注疏》中引用历代注家的解释60家,引用各种典籍余种,诗文80家。问世一百多年来,不断被翻印出版,影响深远。
《老学庵笔记》10卷
由宋陆游编纂,“老学庵”系陆游晚年归居故里山阴所筑书屋之名。该书所记多为遗闻轶事,亦考订诗文,其中有不少关于严州的史料,可补正史之不足。《老学庵笔记》为初刻本,也是宋代唯一刻本,十分珍贵。
《严州图经》
《图经》是早期的地方志,唐代睦州就有编印图经的记载。《严州图经》是浙江省现有方志中继《临安志》(乾道)后最早的古本,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刊有地图的图经,在方志发展史和书籍刊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艺文类聚》卷
《艺文类聚》为国内编纂较早而又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书籍之一,由唐代欧阳询撰写。严州刻本是现存最古老的刻本,刻印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存世《艺文类聚》唯一的宋刻本,现存上海图书馆。
《通鉴纪事本末》42卷
由南宋袁枢撰写,刊成于严州州学,系官刊初刻本。杨万里曾途径严州,袁枢将书稿给他看,杨万里读后评价很高,并欣然为之作序,认为此书是治国治学者必读之书。宋孝宗读后也赞曰:“治道尽在是矣。”随后还要求皇太子及文武大臣“熟读以求治道”。
据考证,这部书仅在严州就刻印了4次,这在古书刊刻史上是很少见的。它还开创了一种新的历书体裁——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纪传体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史书的三大体裁,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新刊剑南诗稿》20卷
由宋代陆游撰写并刻印,建德知县眉山苏林编次,城都酒务括苍郑师尹作序。陆游诗集由《新刊剑南诗稿》和《剑南诗稿》两部分组成。
《南史》80卷
《南史》讲述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历史,删繁就简,较旧史简明。由唐代李延寿撰写,宋代陆游刻印。
《礼记集说》卷
由宋代卫湜编纂并刻印,他历时20年搜集了家《礼记》集注,汇成《礼记集说》一书,许多已经失传的古籍赖以此书得以流传,被誉为“礼家之渊海”。该书初刻于江东曹院,再刻于严州,是为定本。
《严陵集》9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该书收入许多未出集子的送人作品,“知名而不见其集者,借是编尚存更改。是亦谈艺者所资也”。由此可见该书的价值。
这些严州刻本在各个时期和
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
但它们还只是严州文化中的冰山一角,
更多属于建德的文化,等待着我们挖掘!
来源/《建德文物》
编辑/方方
-------猜你喜欢--------
杨村桥好热闹!这天来了这么多“大咖”!
停电!涉及梅城、乾潭、寿昌、航头、三都、李家
6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建德人生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