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多篇,诗集8卷多篇,词1卷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这分别是郭沫若和老舍对《聊斋志异》的赞誉。
《聊斋志异》出自清朝初年蒲松龄之手,自问世三百年来经久不衰,“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异”是指奇异的故事,意思是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小说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反映了蒲松龄对人生、社会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和生平经历成就了蒲松龄以及他的旷世奇作?让我们走进蒲松龄故居,近距离地感受三百年前那段沧桑坎坷的历史岁月。
蒲松龄故居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一座明清式格调的四合院建筑。门楣上由郭沫若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据介绍,蒲松龄故居在抗日战争中遭日军焚毁,年政府依原貌修复,并于年在故居基础上扩建为蒲松龄纪念馆,共分为生平、著作、聊斋正房、名人书画、外文以及彩塑6个展室。整座纪念馆建筑以聊斋为主题,向外辐射,院落门庭,错落有致,既保持了历史风貌,又独具地方特色。
蒲松龄年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清顺治十五年(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但自此以后的几十年里屡试不第,潦倒一生,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才被授例成为"岁贡生"。也正是由于这一生坎坷的遭遇、艰辛的生活、科举的落第,使蒲松龄加深了对当时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科举腐朽等社会弊病的认识,为他创作《聊斋志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感谢:秀娟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