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露珠之——
《聊斋》与《史记》
《聊斋》和《史记》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部书,但是在叙事结构、叙事艺术上又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史记》是在描写历史,《聊斋》是在影射历史;《史记》语言生动,人物丰满;《聊斋》语言鲜活,人物灵动;《聊斋》在写妖中人,《史记》在写人中妖。细品两者,风味别类,一同诱人。
一、亦人亦妖说“聊斋”:
1、“其事多涉于鬼神”、“触时感事”、“曲尽世态”,是《聊斋志异》不同于一般文言小说的三个特点。
2、《聊斋志异》的男女爱情故事,女主角多是容貌绝丽、风流多情、行事大胆的花妖狐魅,男主人公多为家境清贫的书生。《聊斋》中的花妖狐魅一改白骨精灵的形象,给贫贱书生带来温馨和爱情。逆转的形象揭露了官场黑暗,抨击了豪强乡绅为富不仁,讥讽了贪淫无形之辈,是明末清初社会的翻版。《聊斋志异》花妖狐魅虽是理想化身,但在某方面体现了蒲松龄对女性的期盼。
3、《聊斋志异》有关科举考试的故事,集中反映了蒲松龄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无情批判。这类故事或写实、或写神怪虚幻,都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的特点。
4、《聊斋志异》的作品从文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属于传统文言小说的作品,一种是具有成熟小说性质的作品。传统文言小说的特点是基本为故事素材尚未形成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人物形象也不鲜明。具有成熟小说性质的作品特点是,结构、写法与古代书中纪传体有血缘上的关系,同时又是以虚构和联想为主的叙事作品。
5、笔墨“繁衍”是蒲松龄小说描写的鲜明特色,这一特点为小说留下了广阔空间,可以驰骋文思、发挥联想、刻画细致、叙事状物。所谓“繁衍”表现在篇幅上是长,表现在具体描写中是细,细是长的基础。
6、蒲松龄在小说语言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风格多样、生动活泼、贴切传神。
二、王侯将相论“史记”
1、《史记》原名《太史公》,东汉后期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史记》对经济问题有卓越的认识。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好坏,决定国家的强弱。他认为求利是人类固有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的高低,认为工农商虞四者并重,他高度评价了古代工商业者的卓越才干。
3、《史记》具有强力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批判西汉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揭露统治者内部的腐朽和黑暗。《史记》表彰在君主面前有独立人格、能独立思考的官僚。司马迁非常重视下层人物,肯定他们的历史作用,歌颂他们的优秀品质。《史记》歌颂积极豪迈、勇于建功立业的精神,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07.03
作者介绍:
耿丙铸:男,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中学教师。曾在《农民日报》、《聊城日报》、《东昌时讯》发表新闻作品数百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