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晋玄,是县里的一名生员,十分信奉导引养身的道法,暑去寒来也不暂停。练习了几个月,觉得好像有点心得。一天正在打坐的时候,听见耳朵里面有人像苍蝇鸣叫似的那样小声说话,说:“可以现行了。”他张开眼睛就不再听见了;闭上眼睛凝神定息,又听见了刚才
新城秀才王启后,是布政使王象坤的曾孙。
有一天,王秀才看见一个又胖又黑,其貌不扬的妇人走进屋里,嬉笑着靠近他坐到床上,样子很放荡。王秀才忙往外赶她走,妇人却赖着不走。从此,王秀才不论坐着躺着,总看见那妇人在跟前。他拿定主意,决不动心。那妇人恼羞成怒,抬手将王秀才的脸打得劈叭作响,王也没觉得怎么痛。妇人又将带子系在粱上,揪住王秀才的头发,逼他与自己一起上吊。王秀才身不由己地跟到梁下,将头伸进吊扣,做出上吊的姿势。有人目睹王秀才脚不沾地,直挺挺地立在半空,却吊不死。
从此,王秀才就患了疯颠病。一天,他忽然说:“她要和我跳河了!”说完就朝河边猛窜,幸亏有人发现才把他拖回来。天天如此,百般折腾,一天发作数次。家中人请巫抓药,都不见效。一天,忽见有个武士拿着铁锁链,怒气冲冲地进来,对那个妇人呵斥道:“你怎敢欺扰这样朴实忠厚的人!”随后就用铁链套住妇人的脖子,硬把她从窗棂中拉了出去。才拖到院子里,妇人就变成一个目如闪电、血盆大口的怪物。有人忽然想起城隍庙里的四个泥鬼中,有一个很像这个怪物。从此以后,王秀才的病便好了。
原文:新城诸生王启后者,方伯中宇公象坤曾孙。见一妇人入室,貌肥黑不扬。笑近坐榻,意甚亵。王拒之,不去。由此坐卧辄见之。而意坚定,终不摇。妇怒,批其颊,有声,而亦不甚痛。妇以带悬梁上,捽与并缢。王不觉自投梁下,引颈作缢状。人见其足不履地,挺然立空中,即亦不能死。自是病颠。忽曰:“彼将与我投河矣。”望河狂奔,曳之乃止。如此百端,日常数作,术药罔效。一日,忽见有武士绾锁而入,怒叱曰:“朴诚者汝何敢扰!”即絷妇项,自棂中出。才至窗外,妇不复人形,目电闪,口血赤如盆。忆城隍庙门中有泥鬼四,绝类其一焉。于是病若失。
短评: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蒲松龄所作《聊斋志异》里的一篇故事。字数不多,文风沉郁,充满惊险,寓意深刻。这篇故事讲述了布政使王象坤的曾孙王启后,被城隍庙的庙鬼所缠身后发生的种种事情。王启后虽然意志坚定,朴实诚笃,但遇到了庙鬼之后,他也就变的疯癫起来了。好在最终,神人将庙鬼收服,这才转危为安。这篇故事的令人称道之处,在作者巧妙借助城隍庙泥鬼这一形象。城隍庙的泥鬼,本应为人造福,却无端地去祸害正直之人。暗讽当时包括官场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罔顾道义、陷害忠良、正义难以伸张的普遍现象。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害一方的泥鬼,终有“神人”来收拾。再猖獗的恶势力,也终难逃道义的惩戒。
掐指一算,你要点赞
微博
道听图说talkshow点击阅读原文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支持我就点赞分享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