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创作一百余部剧作
以一生撰写评剧的历史
成兆才出生于什么家庭年冬,成兆才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父成顺,父成永义,均为长工。家有沙地4亩、草房3间。家境贫寒,时无隔夜粮,常乏蔽体衣。成兆才从12岁起就给本村大户人家放猪、打杂、做小工。
成兆才如何学艺成兆才天资聪颖,艺能天赋极好,如横笛、板胡、唢呐等诸般乐器无师自通。15岁就成为当地有名的秧歌角。
18岁时,成兆才经常从窗户眼儿里偷偷跟私塾先生学识字,听讲《今古奇观》、《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很快他就学会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本,并在闲暇时以树枝代笔、沙滩为纸,练习写字,竟由此粗通文墨。
为养家糊口,成兆才拜莲花落艺人金开福(金长腿)为师,学唱莲花落,随二合、庆顺、义顺、义合等班首次进天津演出。
成兆才艺术经历贫困无奈进戏班
一举成名“东来顺”
进戏班不久,成兆才家乡滦州发生饥荒,随之又流行瘟疫,成兆才父母相继去世,他只得弃艺还乡。但因无法维持生活,又同族兄成兆文到喜峰口外唱莲花落行乞。
为了生活,他同叔父成永玉又先后加入赵小斋和乐亭县庙上崔家班演唱莲花落,除当演员,有时还领班、当箱倌,从此他成了职业莲花落艺人。
由于成兆才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一名能与西路莲花落著名艺人"西来顺"相媲美的男旦,深受滦州乡村集镇群众的喜爱,得艺名"东来顺"。
在艺术实践中,成兆才深感对口莲花落节目单调,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和演员的艺术水平发挥。26岁,他开始编写《乌龙院》等拆出剧本,作品多为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本,从此开始他的创作生涯。他编写的剧目,表现了清末农村生活的某些侧面,反映了农民中间朴素的道德观念和对美好、友善、和睦家庭的向往,因而受到农村观众的欢迎。
戏班遭驱逐
穷则思变创新声
第二年,成兆才与二合、庆顺、义顺等9个班社,由唐山再入天津,在法租界天福楼、下天仙和胡家坟等地演出莲花落,被直隶总督杨子骧以"有伤风化、永干力禁"的禁令驱逐出天津。
34岁那年,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死亡,百姓戴"双国孝"。期间,全国禁止戏曲活动,莲花落班纷纷解体,莲花落艺人陷入绝境。
秋天,待略松动,为了争取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成兆才会同任连会、杜知义(金菊花)、张化文、张德礼、侯天泰、张化龙、刘春生等人聚集在滦县吴家坨张德礼家中,对拆出莲花落进行大胆改革。成兆才从剧本入手,创作了具有本剧特色的大型剧本《告金扇》、《六月雪》、《马寡妇开店》、《秦雪梅吊孝》、《刘伶醉酒》等。
大剧本的出现促进了各行当(小生、小旦、老生、老旦、丑、武生)的出现和声乐的改革。他又会同名演员金菊花等进行唱腔的创新,在保持莲花落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秦腔、乐亭大鼓、滦州皮影的板调,使不同行当具有各自的唱腔特色。
莲花落冀东获新生
易名“平腔梆子戏”唱红永平府
成兆才35岁那年,莲花落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冀东农村。成兆才等人在滦县吴家坨亮相演出《告金扇》、《刘伶醉酒》等剧目,获得巨大成功。演出五天五夜,台前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压肩叠背。随即,成立京东庆春班,成兆才为编剧、演员。
该班由滦县进入永平府(今卢龙县),由于当地官府多次下令禁止莲花落演出,为混过官府耳目,庆春班以"平腔梆子戏"的名义在永平府演出了《马寡妇开店》、《乌龙院》、《鬼扯腿》三出文武俱全、唱作俱佳的剧目,博得官民称赞,打开了永平府禁地。在京东庆春班影响下,"双国孝"期间解散的莲花落班社又纷纷组建,重新活跃起来。
进入唐山一炮打响
被称“唐山落子”
佳作频问世
品位渐提高
同年4月,开明绅士王永富为了适应日益增多的产业工人和底层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靠唐山铁路工厂工人的资助,在唐山小山修建了"永盛茶园"。成兆才随班由永平府进入唐山,占用永盛茶园演出莲花落。第一天演出就遭当局制止,成兆才等人一方面与当局据理力争,一方面而花钱买通警察局,这才被批准演出。有成兆才创作的新剧目,有金菊花等出色的演员,"庆春班"在唐山一场演红,影响日益扩大,此时,莲花落被称唐山落子。
庆春班在唐山站稳脚跟后,成兆才集全力编写剧本。
成兆才的早期剧作,由于受自身修养和时代的局限,为了迎合下层群众的庸俗趣味,多为表现家庭琐事,悲欢离合的情节,题材狭小,表演风格粗俗,有许多不足,有的甚至是糟粕,如《杀子报》、《黄氏女游阴》等,但瑕不掩瑜。
进入城市后,他后期创作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接近生活,越来越靠近时代,年辛亥革命爆发,成兆才受民主思潮的影响,不断有佳作问世,连续写出了《花为媒》、《杜十娘》、《王少安赶船》、《占花魁》等借古讽今的爱情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栽培艺人
订立规矩
改革戏班管理制度
年到年,金菊花、小金龙等著名演员先后离开庆春班,成兆才培养并大胆起用任善丰、成国祯、金开芳等年轻演员。任善丰以"月明珠"艺名挑起了大梁,成为评剧史上第一个最能完美的表现成兆才剧本中典型形象的旦行演员。
随着庆春班在唐山唱红,经济收入增加,少数演员中出现了赌钱、嫖妓的现象以及骄傲自满的情绪。成兆才洞察歪风,订下了班规偏见十大条款,煞住了歪风邪气,演职员人人自彼一时。其它班社也竞相仿效,由此评剧界法无偏见自然形成。
他还确定了共和班体制,从演出收入中支付园租、箱租,留公积金,其余按人头大小份分给大家。大小份由全体演员按艺术水平高低共同评议,根据演员艺术的发展情况,又随时评定调整,不吃死份,以鼓励演员力图进取。这些是庆春班生存、发展的重要措施。
年,京东庆春班改名为京东永盛合班。同年招女艺徒筱玉凤。女演员的出现为评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筱玉凤扮相俊美,动作潇洒,作戏认真,极有发展前途。但由于生活上诸多不便,半年后,她离班而去,此后该班将女演员拒之门外。
“平腔梆子戏”唱红天津、东北
41岁,成兆才第三次到天津演出,"平腔梆子戏"以其生活气息浓郁、声腔流畅的艺术特点,惩恶扬善、警化世人的内容,赢得了天津各界人士的赞誉,观众以月明珠主演的成兆才剧作《开啼》、《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占花魁》与名赫天津剧坛的京剧名师刘鸿声的"三斩一碰"相媲美。门票由3个铜板涨到10个铜板。这时,成兆才的剧本,月明珠的演唱,可谓珠联璧合,誉满津门。
成兆才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在表演上,他努力克服个子高大,嗓子不好的缺点,苦练作戏本领,有坚实的基本功。他的"跑方"快如流水,他的"五股翻心"宛如游龙。他的戏路也越来越宽,饰过《旋风案》里蒲贤(小花脸)、《李桂香打柴》中的李金氏(彩旦)、《狗报人恩》中的张义(老生)、《六月雪》中的蔡母(老旦)等不同行当的人物。
43岁,成兆才已到中年,他在事业上如日中天。这一年,他又到天津演出,时南孙班、北孙班、马虎亭班于津门献艺,这些莲花落班仍处于"对口"或"拆出"阶段。
永盛合班的大型舞台戏使他们大开眼界,随之纷纷效仿。南孙班请成兆才给他们说戏,成兆才总是慷慨应允。最后,还把《杜十娘》、《打狗劝夫》、《因果美报》、《败子回头》四剧的剧本送给南孙班。第二年,永盛合班到山海关演出,经当地知名人士奎旭东建议改班名为"唐山首创警世戏社"。
年,唐山首创警世戏社去营口演出,后巡回于奉天(今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走一处,红一处,名震东北广大地区。
代表作《杨三姐告状》诞生
头牌月明珠病逝
“评剧”正式定名
"五四"运动以后,受民主思潮的影响,成兆才根据年直隶滦县(今河北省滦南县)高家狗庄地主兼资本家子弟高占英谋杀妻子,农家女杨国华(杨三姐)不畏强权,为其二姐申冤告状的真实故事,完成巨作《杨三姐告状》,揭露了地主阶级贪婪、淫乱、腐朽、残暴的罪恶行径和旧中国法制黑暗,歌颂了农民阶级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年,年仅24岁的月明珠积劳成疾,病逝于沈阳。成兆才一手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殒落他乡,他和全体演员怀着无法抑止的悲痛心情扶棂回乡。接着,成兆才举用他培养多年的金开芳领衔主演,使一度解散的警世戏社头班重整旗鼓,于年返回唐山,又进入天津演出。在天津,经吕海环建议,改"平腔梆子"为"评剧",取"评古论今"之意,评剧之名由此而来。
不久,成兆才的《枪毙驼龙》一剧问世,因分配角色使班内矛盾激化,成兆才和成国桢离头班加入警世戏社三班。他根据朝鲜民族英雄安童根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新闻,创作了大型现代评剧《安童根刺杀伊藤博文》,由于地方反动当局的干涉,未能公演。
加入北孙班助其发展
收班主养孙女培养
“六岁红”幼年成名
年,应老友孙洪奎之邀,成兆才加入了北孙班――振兴剧社,任文戏教师和编剧。当时北孙班正在哈尔滨与素有"评剧皇后"美誉的李金顺打对台,营业见绌。成兆才到后,小试锋芒,几日内写出《盗金砖》一戏,全班人马连夜赶排,立即上演,观众暴满,使李金顺演出的戏院冷冷清清,被迫回戏半月。
孙洪奎佩服成兆才的才学,成兆才欣赏孙洪奎的组织才能,二人志同道合,终日在一起商讨如何发展评剧艺术。成兆才在北孙班的三年,是该班的黄金时代,演出阵容庞大,新戏层出不穷,剧场前车水马龙,常常挂起客满的招牌,能买上一张戏票被认为是一件极荣幸的事。年过半百的成兆才坚持登台演出,曾扮演了《黑猫告状》中的段岐山;《高成借嫂》中的马洪元;《杨三姐告状》中的高拐子;《保龙山》中的随和人。年,收女艺徒孙云竹。年仅5岁的孙云竹是孙洪奎的养孙女,天真活泼,聪明可爱,一年内学会了《安安送米》等四出戏,6岁登台,一举成名,遂取艺名"六岁红"。
积劳成疾,55岁病逝于原籍
正当北孙班对成兆才寄予更大希望的时候,成兆才不幸病倒在吉林丹桂戏院。染病期间,写出了《洞房认父》和《烈女还阳》两个剧本。回乡后,年2月8日病逝于原籍,享年55岁。
成兆才为民间艺术奋斗了一生,至少留下了部剧本。他逝世的当年夏天,安东(今丹东)诚文信书局出版了《评剧大观》一至六集,收入了成兆才部分剧作。解放后,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成兆才评剧剧本选集》。
成兆才的感情生活成兆才18岁结婚,一穷二白,为养家糊口,加入莲花落戏班。成兆才父母因为饥荒去世不久,妻子和两个孩子染疾去世。
27岁,继室张氏与带来的幼子皆亡,成兆才家门不幸,内外交困,陷于悲苦之中。一连几年他不进城市演出,只在乡村断续演出。歇业期间,他当过酿酒工人、扛活、打短工,也卖过香料"荷包"、盖莲(锅盖)等,历尽艰辛,但也为他的舞台生涯和剧本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成兆才作品年表26岁莲花落时期,编写《乌龙院》等拆出作品。
34岁改革拆出莲花落,创作了具有本剧特色的大型剧本《告金扇》、《六月雪》、《马寡妇开店》、《秦雪梅吊孝》、《刘伶醉酒》等。
37岁年辛亥革命爆发,成兆才受民主思潮的影响,不断有佳作问世,连续写出了《花为媒》、《杜十娘》、《王少安赶船》、《占花魁》等借古讽今的爱情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45岁年,五四运动之后,根据真人真事创作《杨三姐告状》。
53岁年北孙班时期,创作《盗金砖》。
55岁去世前染病期间,写出了《洞房认父》和《烈女还阳》两个剧本。
描写成兆才的艺术作品唐山市评剧团
评剧《从春唱到秋》
河北省承德话剧团
话剧《成兆才》
成兆才的剧作构思大胆、奔放、复杂多变,内容切中时弊,能够引起观众共鸣。他的名作一直在舞台上演出,解放后,有些剧目还搬上了银幕,深受观众欢迎。
正如梅兰芳所说:"我们今天看到评剧这朵花开得如此茂盛,是和成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像成先生这样忠于艺术,有创造功绩的前辈是值得尊敬和纪念的。"
今有“成兆才大戏院”、“成兆才评剧团”在成兆才的家乡继续耕耘于演出事业。
天津演艺网
本周戏曲主题剧目信息
周一(9.18)
话剧《成兆才》
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
-09-:30
光华剧院大剧场
周二(9.19)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09-:15
中华剧院
周六(9.23)
评剧《烧骨记》
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
-09-:15
海河剧院
周日(9.24)
评剧《寄印传奇》
天津评剧院
-09-:15
武清影剧院
更多精彩剧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