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影响 >> 正文 >> 正文

经典重温婴宁之笑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1/8/23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我始终觉得蒲松龄就足够伟大。他能别出心裁,把自己的胸中块垒通过鬼神发泄出来,有思想,有文笔,有性情,最终成为千古绝唱。以《聊斋志异》中的单篇《婴宁》为例,很显然寄托了蒲松龄的感情、理想和诉求。同时,婴宁这一人物,在林林总总的小说角色中,可以说独一无二,令人难忘。

《婴宁》讲述了一个书生与狐女恋爱结婚的故事,情节与《聊斋志异》里其它人鬼恋情并无二致。小说的出彩之处在于把一个被鬼抚养长大的狐女形象塑造的楚楚可人,入情入理,鲜明生动,呼之欲出。

婴宁身上最大亮点是爱笑。她是笑的天使,时时笑,事事笑,处处笑,笑得天真烂漫,笑得“出格”,笑得憨态可掬,笑得让人不知所措。在这篇仅字的小说中,写婴宁之笑就有26处之多,包罗了她各种表情的笑。笑语自去,含笑拈花,隐有笑声,笑不可仰,笑声始纵,且下且笑,笑不能行,微笑而止,放声大笑,浓笑不顾,极力忍笑,孜孜憨笑,笑处嫣然,不避而笑。与爱笑相映成趣的,是她爱花成癖。嫁人后,依然遍求各种花,甚至不惜典当心爱的手饰用于买花,弄得满院满屋无处不花。透过这种种笑情笑态和雅趣雅好,婴宁率真无邪、自然纯美的性格容止跃然纸上,同时勾起读者内心深处温情的喜悦和爱意。

婴宁的爱笑,缘于她的纯净无知。她自幼便被狐妈托付给一个女鬼抚养,跟着鬼母在山野芳林长到十六岁,对人情世态一无所知。她是人生的“小白”,心无挂碍,如初生之婴。心无挂碍,则无忧无虑,自然笑如泉涌。当王子服把上元节她丢下的花拿给她看时,她完全不懂这是在示爱,而是说:“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二八妙龄了,居然不知人间有夫妻之爱,更不知夫妻之爱须同床共枕。当书生王子服告诉她这层意思后,她就直接告诉鬼母说:“大哥欲我共寝。”王子服制止她说这是背人的话,她却回答:“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反倒让王子服觉得无从解释,哭笑不得。

但是婴宁的笑,狂而不损其媚,憨而不掩其慧。所以才让书生王子服一见忘情,被婴宁笑骂:“个儿郎目灼灼似贼。”并因此得了相思病。也才有与王子服结婚后,让西人子凝注倾倒,错会了婴宁狡黠的笑意,晚上西人子赴墙下之约,死于非命。可惜又可悲的是,西人子之死,招致了社会尤其是婆婆对婴宁之笑的责难:“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这顿教责虽然没让婴宁一直忧愁下去,却再也见不到婴宁的笑了。跟着鬼母天真烂漫笑声不断,随了人母正色矜持不复笑脸,暗含了作者对泯灭人性封建礼教的鞭挞。

蒲松龄笔下女狐女鬼多具备善良侠义的品质。那么跟鬼长大的婴宁,也天然地具备了这种美好品德。她对爱情忠贞,与王子服结婚后,向轻薄她的西人子还以颜色;她对婆婆孝顺,遭婆婆训诫之后,宁可收敛克制自己爱笑的天性;她对鬼母义气,为报答其养育之恩,她与丈夫不辞辛苦找到鬼母的坟冢,痛哭悼拜,将鬼母遗骸收敛入棺,并与其亡夫合葬。鉴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婴宁的笑是天性纯美的流露,不笑是被迫的自律和克制,二者统一于她完美的道德人格。

婴宁之笑,像空谷足音震撼着世俗,也令伪道学无地自容。现在男士,恐怕都会将婴宁式的女孩视为梦中情人,只是无奈此女如仙似幻,早已了无踪迹。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当我们外求无望时,就反求诸己吧。

作者简介:柳浪闻莺,原名孙卫东,笔名孙以荪等,现供职廊坊市文联。作文纯属爱好。“文章自己事,得失读者知”,读者的欣赏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请转发,如果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9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