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回答道:“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刘白羽说:“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对孩子们来说,每天抽一点时间阅读,就是每天多了一点成长。对家长们来说,每天抽一点时间阅读,就是每天多了一点陪伴。
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读书至少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多读书,增加一点书卷气,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
农历的新年少不了书籍的陪伴,从现在开始不如手捧一本好书,一起开始阅读之旅、让你们的寒假更加充实吧!
高桥初中寒假书单推荐
一
《傅雷家书》
作者:傅雷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三
《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四
《狼图腾》
作者:姜戎
《狼图腾》通过对狼的性情,生活习性的描写。像我们展示了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狼。它机智,在诱捕黄羊时以逸待劳,沉得住气。它坚强,在恶劣的环境下,努力的活着。《狼图腾》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震撼,有一种悲壮的美。
五
《老人与海》
作者:约翰·斯特奇斯
这是一部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是一部非常现实,非常具有寓意的文学经典。文中的老渔夫虽然在物质上失败了,但精神上从来没有被打败过,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整部作品犹如一条流淌的小河,字词井然有序地镶嵌在那里,给人极端流畅的感觉。通过塑造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
六
《巴黎圣母院》
作者:雨果
一个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她美丽,纯洁无瑕,善良,对情人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只可惜她所爱非人——卡西莫多,作者笔下最丑陋的善男,为了报答爱斯梅拉达的滴水之恩,他宁愿肝脑涂地。但当善良的他抱着她的尸体从圣母院上跳落时,万物尘埃皆落定。
七
《蒋勋说宋词》
作者:蒋勋
唐诗、宋词、元曲,中华文明数千年文化的沉淀与精华。个人看来,宋词又是其中最为优美的一种。一个人静静的时候,慢慢品读,或许就能于高楼大厦、水泥怪兽间找到那个江南的烟雨时节。蒋勋老师的《蒋勋说宋词》不是中文系那种苦涩的讲解,而是用轻快优美的语言讲诉着宋词的故事。
八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的经典之处在于此书突破了传统的历史书的古板无味纪实,成功将历史纪实与小说写作手法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历史书,形象的说是历史小说。
九
《目送》
作者:龙应台
龙应台那本青绿色封皮的《目送》,心头无来由地喜欢,无来由地感动着。
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直抵心灵的文字,细腻的温情,暖暖的亲情,总是让我的眼睛湿润,同时又那么妥帖地慰藉了我的内心。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谁的背后没有一双深情的眼睛?谁又不是心安理得承受着一世的深情?
十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萧丽红
书中处处是民间传说之美。他们捏汤圆的时候,中间捏个窝,说是给织女装眼泪的。我的天!会有这么绝佳的想法,真是了不起。……还有《桃花过渡》等小调,衬出何等细腻心情,似这般笔墨给全书一种深沉的整体意义。
——齐邦媛
十一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说起苏东坡,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嗯?那个诗人?
但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是:
“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可见这本传记已经摘下了历史的脸谱,重新还原了一位立体化、多维度的苏东坡。
十二
《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作者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十三
《静静的顿河》
作者: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
十四
《瓦尔登湖》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轻叩一本传世久远的经典,拜读梭罗的灵魂之旅,伴着一股清香,走进瓦尔登湖,品茗它的寂寞、恬静、智慧和清新,你可以找到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栖所、心灵故乡、精神家园;帮你除去心灵躁动的灰尘,带给你活力、灵感、安宁,你可以感受自然和生命之美,不由得开启一种清新、健康的生活。
十五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作者:契诃夫
契诃夫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但他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恰恰相反,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形象常常升华为富有哲理的象征。
十六
《名人传》
作者
罗曼·罗兰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名人传》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扰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十七
《简·爱》
作者
夏洛特·勃朗特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的一系列遭遇以及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经历。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是她有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其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十八
《儒林外史》
作者
吴敬梓
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十九
《海底两万里》
作者
理查德·弗莱彻
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二十
《骆驼祥子》
作者
老舍
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寒假已经到来,当孩子们沉浸在放假的喜悦中时,家长们也要好好帮孩子规划一下,寒假这一个月该怎样度过。
是放纵孩子疯玩一个月?还是给孩子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寒假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充实的假期?
要知道,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假期可以让孩子适当放松,但也不能纵容孩子无节制的玩耍,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孩子开学后的状态。
下面分享一位资深班主任制作的年最适合孩子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希望能帮助各位家长朋友,做好科学的寒假规划,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充实的假期!
01
规划好寒假的每个阶段
寒假和暑假不一样,暑假可以直接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寒假有一个盛大的节日——春节,所以必须按照实际情况来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为主
时间:腊月二十八之前(一月二十二日之前)
按道理,本来经历了紧锣密鼓的复习和考试,假期开始应该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但是由于春节的特殊性,如果此时让孩子过于放松,春节后孩子更是无心学习。
所以,在假期第一周,趁着孩子学习的余韵还未散退,年味儿还没有那么浓,先让孩子以学习为主,完成部分寒假作业。
其他安排也应与学习相关,制定好寒假的学习生活计划。
第二阶段:享受过年的气氛
时间:腊月二十八至大年初六(一月二十二日至一月三十日)
到了腊月二十八,年味儿已经非常浓了,在外工作的亲朋好友都回老家过年了,家家户户也都在大扫除,置年货,非常热闹。
这个时候,孩子也无心学习,家长可以让孩子尽情享受过年的欢乐气氛。
年前带孩子置年货,年后带孩子走亲访友,教孩子拜年礼仪和拜年用的吉祥话,让孩子尽情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浓浓的人情味儿。
如果家长有外出游玩的安排,这个时期也可以安排起来,和孩子共同创造美好的亲子回忆。
第三阶段:收心为主
时间:大年初六至开学(一月三十日至开学)
过了大年初六,年味儿稍微淡了一点,该走的亲戚也差不多走完了,开学也近在眼前。
这个时候,就不能放纵孩子,一直让孩子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了,应该帮孩子收收心,回归正常的学习状态,为孩子的开学做准备。
主要任务是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检查孩子的寒假作业,没完成的作业尽快完成;预习新课,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2
寒假期间孩子应该做的事
寒假时间,不能虚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决定寒假要做哪些事情,并且把这些事情列到寒假计划里,每天按计划进行,让孩子的寒假更充实。
1.完成寒假作业
寒假开始前,老师都会给孩子布置寒假作业,这些作业里有学习作业,也有生活作业。
孩子在寒假期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要拖到开学前才开始赶作业。
要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家长也要及时督促。
2.读几本好书
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阅读是一个孩子拥有优质童年的基础,它为孩子带来眼界、思考的能力、勇气、和对世界的热情。
寒假正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积累阅读量的大好时机,家长可以结合老师推荐书单和孩子的兴趣,选择几本好书。
让孩子每天至少阅读1小时,另外,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
3.参与家庭劳动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很重要,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只会学习,但是却毫无自理能力的学习机器。
在寒假期间,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责任心。
4.外出锻炼身体
寒假天气寒冷,很多孩子喜欢宅在家里不出门,一个寒假下来,孩子光吃不运动,体重蹭蹭蹭往上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家长每天要督促孩子出去运动运动,可以带着孩子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也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
总是,不要让孩子懒散的待在家里,保持运动量,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更强壮。
5.认真练练字
俗话说,字如其人。
写一手好字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整洁端庄的字迹能为孩子在考试中争取到不少的印象分和卷面分。
寒假期间,正是练字的好时机,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本高质量的字帖,让孩子每天沉心静气练几页字,不追求速度和数量,只追求孩子的态度和认真。
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不仅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出一手端正美观的字迹,还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03
寒假期间避免孩子养成这些坏习惯
寒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的约束和老师的管束,时间和纪律上都很自由,如果家长再不严管,孩子就很容易养成下面这些坏习惯。
1.睡懒觉
寒假不用早起上学,孩子又贪睡,难免要睡会儿懒觉,稍微晚一点不是问题,偶尔睡个懒觉也不是问题,但是孩子天天睡懒觉,每天都错过早餐,那就成问题了。
一是错过早餐对身体不好,二是导致生物钟混乱,开学又要重新调整,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
在孩子的寒假作息时间上,家长可以放松,但是绝对不能放纵。
2.玩手机
有人感慨:时代不一样了,以前寒假我们都是追逐打闹,现在孩子的寒假都是在玩手机。
的确,寒假期间,很多家长比较忙,没时间陪孩子,直接就拿手机打发孩子,或者手机随处放,孩子拿起就开始玩。
玩手机可不是什么好事,对于孩子来说,特别容易沉迷,一旦沉迷其中,孩子自然没了学习的心思。
家长要注意,千万不要用手机打发孩子,多花时间陪陪孩子,给孩子安排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的寒假不无聊,更不会沉迷于手机。
3.吃零食
没有哪个孩子能抵抗零食的诱惑,尤其是放假在家,零食随手可得,因为过年,家长对此也比较放松。
孩子偶尔吃吃零食没什么问题,但是吃多了可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把零食当饭吃,等到了饭点就吃不下饭,更是不好的习惯。
家长在孩子的零食管控方面要严格一点,给孩子定下规矩,每天可以吃什么,吃多少,让孩子吃零食有节制。
4.小脾气
寒假期间,正值春节,一家人团圆在一起,难免会有老人过分溺爱孩子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纵容出孩子的小脾气。
在这点上,父母要拿稳主意,和家人商量好,不能溺爱孩子,有些事情不能纵容。
另外,也要注意敲打孩子,孩子做错了,及时在私底下批评并要求孩子改正,孩子做对了,也要鼓励表扬。
记住,不管是寒假计划还是寒假作息时间表,都要得到孩子的认同,而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否则离开家长的监督,孩子就会原形毕露。
祝孩子们都能过一个充实、愉快、有意义的寒假,在修整的同时,也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邵碧翠
审核:孙剑
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办理想的学校
做温暖的教育
遇见高桥开启最美中学时代
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zz/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