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北京传媒蓝皮书: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丰收,而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古装IP剧降温明显。
说起古装IP剧,你会想到什么?是奇幻的故事情节还是华丽的造型服饰?早前,《琅琊榜》等由热门IP改编而成的古装剧大受欢迎,并且《琅琊榜》更以其高水平高质量的制作在豆瓣收获了9.1的高分。由此,古装IP剧的火暴程度可见一斑。
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北京传媒蓝皮书: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丰收,而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古装IP剧降温明显。
从大受欢迎到降温明显,古装IP剧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古装IP剧由热变冷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IP剧,是指在有一定粉丝数量的国产原创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的影视剧。
报告认为,IP剧是古装剧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多部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成为现象级作品后,影视制作公司和各播出平台争相采购热门IP版权、翻拍制作电视剧。年一批古装IP剧陆续播出,但市场效果、口碑大多未达预期。
“提起古装IP可以追溯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邵氏改编为影视作品。在年流潋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甄嬛传》热播,直到年,这一年才可被称为IP元年。随着《琅琊榜》《花千骨》这些剧的霸屏,中国真正迎来了大IP剧作。年的《芈月传》《锦绣未央》也广受好评,然而问题也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评论副主编张婧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越来越多粗制滥造的古装剧,当下电视剧观众的审美品位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观众更喜爱看优质内容、现实内容,而年轻人更加需要的,则是能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现实题材电视剧。
家住北京市的一位喜欢追剧的吕女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有的剧集场景布置太假一眼就能看出穿帮镜头,抠图现像更是让人难以接受,古装剧最为严重,所以,现在更喜欢看跟现实息息相关的现代剧能够产生共鸣。”
对此,张婧驰表示:“今年,有着一大批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和事件,如香港回归2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些纪念日都直接催生了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诞生《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这些作品都引发收视狂热,同时革命历史题材《林海雪原》等作品也有很强热度。暑期一部《战狼2》上映83小时,票房突破10亿,成功地从“主旋律”到“新主流”,作为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转型的模板。”
质量良莠不齐
作为以游戏、动漫及网络小说为题材改编而成的电视剧,IP剧这一模式,自走红之后就受到争议。近年来,影视制作公司和投资者热衷于购买大量IP,但是播出的影视剧辜负了观众所看过的原著和内心的期望。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授向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古装IP改编剧经过几年发展,既有模式:(玄幻奇幻仙侠等想象奇诡但远离现实生活的题材、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青春靓丽的流量明星)的潜力逐渐耗尽,并开始暴露出诸多弊端。”
“情节胡编乱造、内容缺乏深度、流量明星表演基本功薄弱等而观众也开始产生审美疲劳。”向宇教授继续说道。
根据报告显示,近年IP改编大热,年IP改编剧达37部,同比增速接近%。年增速有所下滑,但仍接近50%,达到了55部。但是,IP剧能够制造话题却不一定能带来口碑。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盗墓笔记》这些具有超强流量的作品,身陷抄袭、高价、炒作的漩涡中,改编的影视作品也差强人意,《孤芳不自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影版因抠图风波,天价片酬饱受诟病,与此同时主旋律的崛起,使得古装IP更加弱势。”张婧驰补充道。
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目前的古装IP剧类型都很相似,不是宫恋剧就是魔幻剧,并不是每一部IP剧都能把阅读点击量向收视率转化。比如之前被业界看好的《云中歌》、《华胥引》、《秦时明月》等收视都不理想,制作粗糙、主演造型与原著人物气质的差距过大也引发了大批原著粉丝的不满。
对此,张婧驰坦言,由于IP经济效益巨大,而引发巨额资本的入驻,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但由于专业团队缺失,产业生态环境有待优化,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不健全,以及资本要求高效回报率与IP创作需要时间沉淀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问题都共同导致了IP遇冷。
“IP热潮通过初期的发热期,逐步退潮到冷却期,然而目前的泛IP热,高热度,低口碑,抄袭成风,版权纠纷,原创能力匮乏,过度炒作这些问题令人深思。”张婧驰继续说道。
回暖指日可待
虽然IP为电视剧的播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众基础,但市场已经证明并不是逢IP必赢。如何在众多IP剧的播出中获得好口碑和高收视,是现在古装IP剧应该重视的问题。
正午阳光CEO侯鸿亮对于IP热潮曾提出“有效成本”的观点,“资本介入带来很多良性的东西,比如客观上的推动影视行业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个有效成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花这个钱,这是涉及到制片成本的专业问题。但目前的天价片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这是不合理的。”
的确,年是“鲜花鲜肉”大行其道的一年,然而带来话题度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年轻演员的演技和片酬不成正比的现象是对市场的妥协也是市场的选择,效果却难以简单下定论。
今年8月,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广告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IP30人论坛”在北京圆满举行。会上提出有关IP的一系列令人深思的观点,提到在IP大势下我们缺少优质的原创大IP。因此开发和发展优质IP,保护原创权益,孵化延伸IP的可持续价值是我们文化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的事情。所谓的原创大IP是有一定时间传承,有一定历史高度的IP核心,如漫威公司高瞻远瞩的战略合作布局,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以及品牌效应。
好的一面是,IP剧大热带动了国内产业链的调整。记者统计58同城、中华英才网、赶集网等信息平台发现,一段时间以来,与IP剧相关的职位需求显著增多,尤其是在剧本改写方面。
除了人才之外,向宇教授指出,中国电视剧产量非常大,对原创剧本的需求非常高,当前中国的编剧力量难以满足电视剧制作机构对原创故事和高质量剧本的要求。因此,在面对各种IP资源时,制作公司应从作品源头出发,甄选优秀作品,作品相关人员,编剧,演员,导演等本着敬业的态度,认真对待作品。
“随着《如懿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具有强大团队,众多粉丝的作品古装IP的上映,古装IP回暖趋势指日可待,但还是应该更加谨慎,不仅要面对泛IP化的各种问题,还要接受主旋律作品的严峻挑战。”张婧驰提出,在这样的情况中,只能努力发展自身,在“互联网+”和“内容为王”的文化产业语境中,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营销策略及时调整创新,在包装适度的情况下,内容也要迎头赶上,才能获得更多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jq/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