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硕,男,山东兖州人,汉族。年生。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先后担任山东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年,入选《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名作展》、荣获“山东社会科学名家”称号。年“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参编的《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获国家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袁世硕先生袁世硕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半个多世纪。《袁世硕文集》是对其学术成就的总结。《袁世硕文集》共5卷,卷1《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在齐鲁书社年版基础上增入《“蒲松龄及冠之年便作起志怪小说”说再辩证》等5篇论文。卷2为本次新编的《〈聊斋志异〉知解散论》,收录关于《聊斋志异》的艺术研究和名篇解读的论文;卷3《孔尚任年谱》以齐鲁书社年版为基础整理而成;卷4《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以天津教育出版社年修订版为基础,其中一篇移入卷2,另增入21篇论文;卷5为本次新编的《文学史理论·交流》,汇集了关于文学史理论的探索和为师友、弟子等的论著所作的序跋。《袁世硕文集》为“山东大学中文专刊”项目资助的18家文集之一。汇编工作始于年,其弟子孙之梅主持汇编,袁世硕先生亲自指导。《袁世硕文集》出版后,山东大学文学院举办了座谈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以及山东大学的学者二十多人出席,下面是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袁世硕文集》出版座谈会《袁世硕文集》出版座谈会点、面、线:袁世硕先生
学术道路的启示意义
廖可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纵观袁世硕先生的研究经历,可以发现他走的是一条由点到面再到线的学术之路。他最初选择的两个研究重点,是孔尚任及《桃花扇》研究,和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研究。《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孔尚任年谱》两书奠定了袁先生在古代文学研究界的学术地位。后来,他在对这两个重点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横向的拓展和纵向的延伸。横向拓展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展开全面研究;纵向延伸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主编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经典作品之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则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袁先生选取它们作为研究对象,体现了独到的学术判断力,为他的学术之路确立了一个很高的起点。研究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决不能孤立地仅就一个作家论一个作家,仅就一部作品论一部作品,而必须把他(它)置于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放在特定时代文学的整体状况,特定文体的历史发展源流,以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甚至整个人类文学史的大框架下进行考察,才能对他(它)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又需要研究者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理论修养。袁先生曾亲炙陆侃如、冯沅君等前辈名家,继承了他们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同时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现当代西方文学美学理论也一直保持高度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