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译文 >> 正文 >> 正文

王昕聊斋志异文化史研究古代小说

来源:聊斋志异 时间:2024/1/15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聊斋志异〉文化史研究》,王昕著,商务印书馆年5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聊斋志异》的一部学术著作。在将小说文本看做特定文化中的文学表达手段与惯例的基础上,在微观、具体的语境中,阐释蒲松龄的个人风格与创造,揭示作为小说文本自身所蕴含的丰富性。以整体性的视角,梳理清代民间的精神文化风貌、乡间穷困生活、蒲松龄的个人经历等因素在《聊斋志异》一书中的影响与印迹。

目录

第一章三百年间的阐释与研究

一、清代评点传统与鉴赏式研究

二、道德判断与政治伦理批评

三、《聊斋志异》研究方法的转变

第二章蒲松龄“瞿昙转世说”考论

一、“业果”与“孽果”之分

二、病瘠瞿昙与异僧传统

三、科举社会中的民间俗信

四、蒲松龄的实用主义宗教观

第三章—年:蒲松龄身历的灾荒与他的生活

一、灾情

二、蒲松龄荒年里的生活

三、灾荒贫困与《聊斋志异》的物质背景

第四章《聊斋志异》:诗性的温情与偏狭

一、小说的诗性与“诗笔”

二、《聊斋志异》与蒲松龄的个人生活

三、个人好恶支配的世界

四、诗性对小说世界的影响

第五章“花妖狐魅”的史实与话语建构

一、由虚幻达成的病态美

二、虚幻达成的修辞策略

三、虚幻女性的文化史意义

第六章“聊斋”侠义主题的文化阐释

一、《聊斋志异》对“侠”的新定义

二、布衣侠义

三、“不爱其躯”的女性侠义

第七章神异化的“知己”主题

一、“士为知己者死”与个体生命的自觉

二、“悲士不遇”与“异类”知己

三、求“知己”于异性

第八章《聊斋志异》:神怪世界中的深情

一、《聊斋志异》与抒情传统

二、《聊斋志异》中的深情世界

第九章蒲松龄的个人意欲与《聊斋志异》

一、个人意愿和兴趣在故事中的显现

二、庶民视角与政治理解上的缺陷

第十章国学“小说”观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一、国学“小说”观的核心及其影响

二、偏正结构的“小”说观念

三、《聊斋志异》的“小”说特点

四、《聊斋志异》中的“大”题材

五、子书与《聊斋志异》的微型叙事

第十一章从《口技》看《聊斋志异》的想象力

一、作为文言小说的《口技》

二、以想象力见长的《聊斋志异》

三、从《聊斋志异》看语文课本的选目

第十二章《聊斋志异》对“志怪”的改造

一、蒲松龄的文学资源

二、屈原楚辞中的神鬼世界

三、作为榜样的志怪诗人李贺

四、“聊斋”人物的屈骚特质

五、巫系文学与蒲松龄的文本控制

六、强烈的情感

附:《聊斋志异》俗说

参考文献

自序

这本小书虽是薄薄的一册,对我来说确是酝酿甚久。如今付梓在即,既有得以传承师门学术的些许满足,更有因个人才疏学浅而生出的愧怍不安。

《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

年9月,我负笈入山东大学中文系袁世硕先生门下读书。彼时本人刚刚从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除了完成了中文系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对学术的概念甚为懵懂。进得师门方才渐窥学术门径,对《聊斋志异》研究的了解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山东大学是《聊斋志异》研究的中心与重镇。两位导师袁世硕先生和马瑞芳老师都是研究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大家。那时,袁先生的《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年)、马老师的《聊斋志异创作论》(山东大学出版社年)已经出版,关于蒲松龄的生平研究,《聊斋志异》文献考据、主题与艺术等方面,是课程上下师门里经常讨论的话题。

跟随袁师六年,求知问学,如沐春风,至今所忆,都是温暖安宁的回忆。我虽对文言小说兴趣不大,但耳濡目染,这些年的研究进展和成果,那个领域中学者们的情况,也大致是熟悉的。

后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执教,《聊斋志异》是每学年、每学期都会讲到的内容。熟读玩味,偶有心得,并由之勾起对师门求学时的温馨回忆。

袁世硕先生

《〈聊斋志异〉文化史研究》这个题目,是袁先生帮我下决心选定的。大概是年初冬,人大文学院让每位老师报一个课题。我在《水浒传》和《聊斋志异》这两部名著间犹豫,不知下一步转向哪一部名著研究好些。

偶然向袁先生说起这件事,袁师想了一下,很认真地说:“你报《聊斋志异》吧。这样我还可以帮你。我也不研究“聊斋”了,那些资料我找找,都给你。”就这样,我的课题立项申请还没有下来,袁先生那边的资料,就陆续寄了过来。一共有四五次,每次都是一大包沉甸甸的资料。

先生那时已经八十多岁了,邮局在山大宿舍的对面,隔着马路,我每次在拆包裹的时候,看着包裹上熟悉的、笔画有力的笔迹,都不免想象先生是如何把这些弄到邮局的,不知是何人帮忙,资料包括一些日本台湾出版的书籍和复印及手抄的文献,还有袁先生本人的著作以及《蒲松龄研究》从创刊到年的全部刊物。在书架上满满地列了两个格子,其难得在于全面。

另外有些资料也是在袁先生的指导下收集的,《聊斋志异》的各种版本、蒲松龄的作品等等。如赵蔚芝的《聊斋诗集笺注》和《聊斋词集笺注》,就是在袁先生建议下入手的。遇到不熟悉的学者或历史人物,我也会向袁先生打听一下。这些指点和裁断很日常,零零碎碎,一如当年在学校指导论文的时候,使我感到格外的踏实。

因为资料的完备和精神上的这种踏实,让我决定索性不赶时间,不管它项目不项目了,干脆把所有的资料慢慢看个遍。

刘旦宅绘聊斋故事

先从《聊斋志异》开始,读了有大半年,然后是所有的研究资料。这个过程中,几乎阅尽了关于《聊斋志异》的所有研究专著和论文。

这个阅读过程又和师门生活的回忆混杂在一起,我看到王平兄的《聊斋创作心理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年),石育良师兄的《怪异世界的建构——〈聊斋志异〉与志怪传统研究》(文津出版社年),黄洽师姐的《〈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齐鲁书社年),邹宗良兄的《蒲松龄研究丛稿》(山东大学出版社年)等等。

期间,我还和正在整理《聊斋志异详注新评》的赵伯陶先生,以及倾注数十年心力打磨新的《蒲松龄年谱》的邹宗良兄讨教过问题。每逢我看到一篇不错的论文论著,而作者的名字我恰好知道的,就会向师友们打听一下。绝大部分都能略知其背景之大概。

学者书斋的生活就是时而天昏地暗地赶工阅读;时而捧着一杯茶,端详案头上的著作人的名字和成果,不时拍案击节,或者摇头轻笑,与作者们曾经的交集和听来的各种轶事时时浮现。那况味就远比一个在书山学海中匆忙赶路的人来的丰富和愉快。

之所以以“文化史”来命名《聊斋志异》的这个课题,和以上师门的回忆以及同“聊斋”研究圈里学人的交往有着直接的联系。

身为当代研究者中的一员,我从这种熟知研究者的生命状态与学术路径的状态中,能直观地接收到对作品理解、阐释的“当下”含义的微妙变化。

聊斋邮票

比如,如果按照时间顺序翻阅20世纪50年代以来《聊斋志异》的研究论文,可以依次嗅到历次政治运动的气息,从80年代至今一轮轮的理论热的鲜腥味道。在各个时代的总体气质之外,还有围绕着名著研究的一个个学术生态链。

在其中,每一位学者展开研究的角度和兴奋点,大致有迹可循,也依稀能够预料到其研究的界限所在。对这些掩藏在严肃的课题文献背后的“实相”的窥测,大概就属于文学批评的文化史研究了吧。这些“过载”的信息,给我的研究带来了附加的乐趣,同时又使我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有了不同的观察。

首先是“文化研究”视角与框架的引入,可使小说研究回到历史的情境中解读材料,更具说服力和灵活性。通常的文学性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