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龙三
摘自《陈州笔记》卷一,河南文艺出版社,年12月版
龙三曾在戏园子里管过事,为人粗野暴躁,动辄打人骂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所以人称“青皮龙三”。
据传龙三从小爱看戏,他家附近有个戏园子,他常常逃学偷偷去看戏,尤其爱看花脸和武生,而且一看就记住了。到了晚上,用鸡毛掸子做道具,把白天所看的戏,连唱带表演模仿一遍,可谓惟妙惟肖。他父亲看不起唱戏的,怕儿子有辱门风,坚决不让龙三学习“下八行”。龙三有戏瘾,就偷着学。他的邻居姓吴,会拉板胡。龙三一听隔壁板胡响,连饭也不吃就跑过去跟着学吊嗓。后来他的父亲见管不住儿子,就骂那个姓吴的,弄得两家很不和。
想唱戏唱不成,龙三长大后就到戏园子里当管事。那时候他的嗓子早已倒仓,看见人家在台上穿红着绿就憋气——很可能就是由于这股妒火作怪,使他变成了“青皮龙三”。
青皮龙三虽然性格怪异,但很记戏,能整本整本地烂熟于心,演员在台上忘了词儿,他随时可以在后台提醒。梨园行话称忘词为“吃栗子”,称唱走板为“前后眼”。龙三不但记词儿,也记板记调,若哪个演员走板,下了台非挨他几句骂不可。外地演员不知内情,以为他是“打黄梨”(不是内行冒充内行),就取笑他是“老斗”(外行人)。龙三双目一瞪,就叫过班主,命令班主刹戏后集合演员听他唱。班主认为是气话,没想戏刚一刹,他就停止了供热水。没热水不能洗脸卸妆,班主就去求他。他瞪了班主一眼,二次命令道:“集合你的人马,听我把今晚的戏从头至尾唱一遍儿!”班主无奈,只得集合人。演员们坐在大箱上,龙三就走出来,又装男又充女,男男女女的唱一遍儿,惊得众人皆服了,他这才说:“提热水让他们卸妆吧!”
龙三脾气不好,但讲义气。有一年,一个戏班子来陈州演出,由于演得不好,压不住场,观众纷纷离去。这种情况行话称“起堂”。龙三一见“起堂”了,十分着急,一下堵住了戏园子门口,命令锣鼓先停,然后高声骂道:“常言说,没君子不养艺人,都走了,不但人家脸上无光,咱也显得没涵养!哪个龟孙子不想唱好?但唱好唱不好绝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人家来到陈州,十个劲儿掏了十二个,大伙仍不留情面。让人家扎戏(戏演不下去了),有点儿良心没有?”众人见龙三发火,想想说得也是理,便又硬着头皮坐下来,一直到刹戏,再没人半路退场。戏班子就很感激龙三,刹戏后,班主叫来了几个菜,请龙三喝一壶。酒过三巡,班主就又一次向龙三致谢,龙三酒盅朝桌上一放,说:“好话说三遍,鸡狗不耐烦,还说那弄×!你若再说,这酒我就不喝了!”班主就再不敢吭,摸不准这龙爷是何脾气,只是小心陪酒喝。见班主不吭,龙三又说:“看官要走,你们那戏演得就是不中!演寇准的那演员上场光有大架,小架不中。唱腔不好做派要认真。看官掏钱看戏,一是听腔,二是看架,三是观阵。贵班子要啥没啥,咋能取胜?”班主一听,连连称是。龙三又说:“明天再唱,我给你打打炮。”
第二天,戏牌挂出,仍然是《寇准背靴》,主演:陈州龙三。一听说龙三要登台,全城哗然,纷纷赶来看稀罕。太阳未落,就挂出了满员牌。更可奇的是,大幕拉开,一下上来了两个寇准,戏班儿里的寇准光唱,而龙三饰演的寇准光动作。观众一看这招儿新鲜,先来了个蒙头彩。龙三看过不少名角儿演的寇准,集数家之长于一身,一招一式,步步到位。尤其寇准背靴一场,小碎步,大甩须,蹑手蹑脚,气喘吁吁,从眼神到手势,演活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忠臣。台上台下掌声如雷,皆是满堂彩,一人赢了一台戏。
从此以后,龙三每每上街,陈州人对他都尊敬。每来戏班儿,皆强烈要求龙三“打炮儿”。龙三唱腔不好,陈州人喜看他的做派。加上龙三会得多,从小生到老生,从黑头到净生都能来。当然,龙三上台,必须两人,原戏班的人唱,他表演;碰上的戏班儿的也是高手,两人一齐表演,珠联璧合,一下就能让观众融进艺术里,掌声如暴风骤雨。
从此,由龙三创造的“双簧戏”便响遍了中原七州八县。
令人奇怪的是,龙三的怪脾气也随之改变,竟成了谦谦君子。
再没有人叫他“青皮龙三”,都称他“龙老板”。
据说龙三临死的时候,啥都不求,只求把自己化装成寇准,穿戏服。儿子为满足他的愿望,派人跑到苏州买了一身好戏服,将他葬在了城南关思陵冢一侧。
年3月。
孙方友(.9—.7),河南淮阳人,新笔记小说巨匠、文体家,被誉为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王”。作为小小说的开创者、笔记小说的承前启后者,孙方友自年起涉猎各种体裁的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小说《鬼谷子》《衙门口》《女匪》等6部;中篇小说《虚幻构成》《谎释》等39部;短篇小说、小小说《颍河风情录》《罗汉床》《霸王别姬》等百余篇;特别是新笔记小说《陈州笔记》(由《陈州笔记》与《小镇人物》两个系列构成)系列的创作,被誉为继《聊斋志异》之后中国笔记小说的又一座高峰,《聊斋志异》和《陈州笔记》分别代表着笔记小说与新笔记小说两种文体的最高成就。除小说外,还创作有电视剧、散文作品等;曾获小小说创作终生成就奖、首届“金麻雀”奖、吴承恩文学奖、杜甫文学奖、郭澄清奖等各种奖项70余次;有近百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捷克、土耳其等多国文字。
==============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x/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