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下列哪一部作品的出现,把志怪传奇小说的创作推向思想和艺术的高峰()(2分)
A:《剪灯新话》
B:《中山狼传》
C:《辽阳海神传》
D:《聊斋志异》
2、《东周列国志》的编撰者是()(2分)
A:冯梦龙
B:余邵鱼
C:陈继儒
D:熊钟谷
3、“烛幽索隐,物无遁形”是鲁迅对下列哪部作品的评价()(2分)
A:《史记》
B:《镜花缘》
C:《儒林外史》
D:《三国演义》
4、黄天霸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2分)
A:《新民公案》
B:《施公案》
C:《明镜公案》
D:《详情公案》
5、《幻影》别名()(2分)
A:《三刻拍案惊奇》
B:《西湖二集》
C:《石点头》
D:《警悟钟》
6、《博物志》的作者是()(2分)
A:干宝
B:张华
C:王嘉
D:吴均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7、元代末年,伟大作家罗贯中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他参照的两部重要作品有新安虞氏刊印的_____和陈寿的_____。(2分)
8、《水浒传》的续书主要有三部,即《水浒后传》、_____和_____。(2分)
9、明代出现了两种有关包公的小说,一是《包龙图断百家公案》,二是_____。海瑞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刚正廉洁的官吏,被称为_____。(2分)
10、李渔一生著作丰富,除了《无声戏》、《十二楼》外,主要有诗文杂著合集_____,他在文学史上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_____在两方面。(2分)
11、宋元时代,“说话”艺术勃兴。在“说话”四大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和_____两家。(2分)
12、《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镜花缘》的作者是_____。(2分)
三、文字题(共8题,共76分)
13、名词解释:“三言”、“二拍”(5分)
14、名词解释:人情小说(5分)
15、简述上古神话传说对志怪小说的产生和发展的意义。(7分)
16、简述“讲史”话本的特点。(7分)
17、简述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的区别。(7分)
18、试述《水浒传》中鲜明的民族特色。(15分)
19、试述《西游记》中对立统一的辩证艺术。(15分)
20、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王国维先生称《红楼梦》为“彻头彻尾之悲剧”,试述《红楼梦》的悲剧意义。(15分)
参考答案:
福建省-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真题精选(2)
总分:.0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继承和创新
答案:D
解析:《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发展的高峰,它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志怪、传奇小说的艺术传统,创作出了完美的文言短篇小说,在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2、《列国志传》的演化
答案:A
解析:冯梦龙把余邵鱼的《列国志传》改编成《新列国志》,清乾隆年间,蔡元放把《新列国志》略作删改润色,再加了一些夹注及评语,易名《东周列国志》。
3、地位与影响
答案:C
解析:《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杰作。首先,它以知识分子为题材,其中没有传奇性,也没有脂粉味,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创作道路。第二,它以“秉持公心,指擿时弊”的批判精神,以“烛幽索隐,物无遁形”的描写功力,以“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美学风格,奠定了讽刺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独立而崇高的地位。
4、《施公案》与《彭公案》
答案:B
解析:《施公案》与《彭公案》为姐妹篇,两书情节和人物多有交叉衔接处。《彭公案》成书晚于《施公案》,但书中的故事却早于《施公案》。《彭公案》里黄天霸还是个刚开始闯荡江湖的少年,而《施公案》里却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了。
5、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答案:A
解析:本题超纲。《三刻拍案惊奇》流传较广,从传世的北大本、北图本、北京市文物局本三种《三刻》残本来看,曾经先后数刻,还有《型世奇观》、《幻影》等别名。
6、重要的作家作品
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志怪小说的繁荣时期,小说现在保存下来三十余种,其中,完整的有干宝的《搜神记》、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吴均的《续齐谐记》等,代表了这一时期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
7、《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答案:《三国志平话》,《三国志》
解析:元代末年,伟大作家罗贯中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充分利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提供的史料,广泛吸收民间传说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删汰民间故事中荒诞不经之处,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
8、《水浒传》的续书
答案:《后水浒传》,《结水浒传》或《荡寇志》
解析:《水浒传》的巨大影响还表现在它的续书方面。《水浒传》的续书最主要的有三部,即《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结水浒传》(《荡寇志》)。
9、包拯故事的作品
海瑞故事的作品
答案:龙图公案,南包公
解析:到了明代出现了两种有关包公的小说。一是《包龙图断百家公案》,二是《龙图公案》,它又有百回本与六十二回本之别。海瑞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刚正廉洁的官吏,被称为“南包公”。
10、李渔的生平和创作
答案:《李笠翁一家言全集》,戏曲、小说
解析:李渔一生著作甚富,除《无声戏》、《十二楼》外,主要有诗文杂著合集《李笠翁一家言全集》。李渔在文学史上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戏曲、小说两方面。
11、第一节概述
答案:小说,讲史
解析:当时因内容和形式以及艺人们各自的专长不同,已分成四大家:一、小说,二、说铁骑儿,三、说经,四、讲史。“说铁骑儿”,主要是指讲述取材于宋代农民起义或抗金抗辽的英雄传说和战争故事。在四大家中,以小说、讲史的影响最大。
12、第一节概述
答案:吴敬梓,李汝珍
解析:另外,李汝珍的《镜花缘》中也用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独特笔法,讽刺了现实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因此,也把它列入讽刺小说。写实性的讽刺小说,即《儒林外史》。吴敬梓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三、文字题(共8题,共76分)
13、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答案:“三言”是冯梦龙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收短篇小说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其中多是经过作者润色的宋元明话本和明代文人的拟话本,而作者自己创作的作品较少;“二拍”指凌濛初自己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的出现,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标志。
14、第一节概述
答案:指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中长篇小说。
15、概述
答案:(1)首先,神话传说中的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奠定了后世小说创作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2)其次,神话神奇奔放的幻想和理想化的夸张,同样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方法,足以启发作家的想象力,开阔作品的境界,它的关于神灵变化的观念和表现形式,为志怪奠定了幻想的基础;(3)再次,神话传说开创了神怪题材,它是后世志怪传奇小说丰富的题材宝库。
16、第一节概述
答案:(1)“讲史”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吸收民间传说,讲述历代兴废争战之事;(2)它的特点一是取材于历史,以朝代为主体,不以英雄人物为主体;(3)二是讲述历代兴废之事,侧重政治、军事斗争;(4)三是基本上采取“正史”的书面语言,也吸收了民间口语,形成半文半白的文体;(5)四是篇幅较长,分节叙述。
17、第一节概述
答案:(1)历史演义是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而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2)历史演义多从史书上撷取素材,它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上依据史实,最多也只能“七实虚”。英雄传奇则多吸收民间传说故事,虚多实少,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
(3)历史演义是从“说话”中的讲史发展而来的,英雄传奇的源头却是“说话”中的“小说”;
(4)历史演义多从史书中撷取素材,因而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变化,反映帝王将相多书面语言多,生活语言少。英雄传奇主要吸收民间故事,多写草莽英雄,着重写英雄人物小传,因而较多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较多涉及市井小民的生活,语言的生活气息浓。
18、鲜明的民族特色
答案:(1)《水浒传》是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写成的,它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民族生活的土壤中,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水浒传》是体现中国古代小说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典范性作品;
(2)《水浒传》描写了英雄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它展示了中国宋元时代的真实历史图景,它不但精确描写了当时逼使英雄豪杰铤而走险的恶劣的社会环境,而且逼真地再现了宋元时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时代特点,描绘了封建时代城市和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3)《水浒传》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它塑造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体现了我国下层人民特别是市民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水浒英雄大都身体魁梧,粗豪爽朗,质朴纯真,体现了以古拙淳朴为美的审美观;水浒英雄体现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与西方小说中所体现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有很大的不同;(4分)
(4)在民间文学基础上产生的《水浒传》,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发展道路,因而《水浒传》形成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风格,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情节的曲折性与人物刻画的统一;
(5)《水浒传》是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先天就有口语化的特点,又经过施耐庵等文人作家的加工创造,成为纯熟的优秀的文学语言。《水浒传》吸收民间说唱文学的语言成就,带有浓烈的民间文学色彩,更生动泼辣,酣畅淋漓。
19、对立统一的辩证艺术
答案:(1)第一,以幻想的形式表现真实的内容。在文学创作中,幻想并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表现作家强烈的愿望和想象,为了表现写实所难表现的内容。从环境描写看,是“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幻域之一的天宫,虽然描绘得富丽堂皇,至高无上,实际上是人间统治机构在天上的造影。幻域之二的地府、徇私舞弊之风盛行。幻域之三的险境,凶险暴虐之妖魔霸道,同样是当时社会邪恶势力的幻化;从形象塑造看,是“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吴承恩完成了从神怪的自然性到人格化的神怪的艺术创造。孙悟空,有猴的形貌特点,有妖的魔法神通,但内核却是人的感情、人的个性。可见,吴承恩并非上是一味地幻想,因此他笔下的神魔形象虽然如天马行空,但落脚点却是在坚实的大地;许多描写虽然虚幻荒诞,然表现的却是那真实的人情世态。
(2)第二,以具体的描绘象征抽象的哲理。一是整体性的象征方式,即作品的整体寓意是经由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体系获得实现的。二是局部性的象征方式,就是镶嵌在整体性象征体系中的,并对整体性象征的描写意义的凸现起到点睛作用的象征方式。《西游记》从神话世界经由象征这座桥梁而向哲理王国延伸的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一大飞跃;
(3)第三,以美丑的外形对应丑美的内质。吴承恩能够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复杂性为依据,打破形神统一的框框,创造出外在的美或丑与内在的美或丑相矛盾的神魔形象,如孙悟空奇特的外表形象确实不会引起多大的美感,但是,当他那机警、灵活、敏捷的猴性,他那大公无私、正直好义等美好品质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便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出胜于形神统一的巨大的美感;
(4)第四,以诙谐的笔调寄寓严的讽刺。首先,从作品整体看,便是宗教的题材包含着对宗教的嘲讽;其次,在具体情节的安排中,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丑恶现象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吴承恩把诙谐的笔调和严肃的讽刺结合起来,把生活丑和艺术美结合起来,这样,有诙谐与严肃的不诸到艺术美与理想美的和谐,从而构成具有民族色彩的审美形态二重性。
20、悲剧的三重意义
答案:(1)第一,从题材的表层意义看,是通过贾府的兴衰过程及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写时代悲剧。从贵族盛衰的描写较全面地表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造成的时代悲剧。作者借冷子兴的口,从荒淫、奢侈到后继无人,从物质基础到精神世界,全面前深刻地揭示了这个贵族世家必然衰败的悲剧命运;
(2)从题材的深层意义看,则是通过几个女子的毀灭过程写文化悲剧。《红楼梦》中并非所有的悲剧都是恶人的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相反,造成许多“天下之至惨”的悲剧,却往往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关于薛宝钗的悲剧,一般都认为一个努力迎合时代的人竟也不为社会所容,这是社会的悲剧,但是,从文化角度看,她也是封建文化之树上一颗必然的苦果;
(3)第三,从题材的象征意义看,则是通过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变迁过程写人生悲剧。时代悲剧侧重从横断面去剖析当时社会,文化悲剧侧重从纵深处去反思民族的文化,而人生悲剧则从哲学上去思考生命的本质。“人之生也,与忧惧生”。生命的欢乐往往是在痛苦的追求之中,具有灵性的贾宝玉便担荷着许多痛苦。宝玉的痛苦已超越了一个家庭破败之痛苦和个性压抑之痛苦,这是属于众多人的痛苦,是个人在无穷无尽的自然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面前,感到人生有限、天地无情的痛苦;
(4)从《红楼梦》的三重悲剧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现实、文化、人生的批判、反思与探索精神。然而他毕竟出身于封建大家庭,生活在封建社会中.无法避免时代局限性。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you.com/lzzyyw/11046.html